十九大報告劃定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十三億多中國人民正聚合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之力,開始新時代的奮鬥征程。順應歷史大勢,處在「一國兩制」新方位,香港要共擔民族大義、共享祖國榮光,同樣需要讀懂弄通十九大報告,理清、認領自己的那份「任務清單」。
形成一個共識:全面準確理解「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
「一國兩制」實踐二十年,出現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社會在一些重大政治法律問題上還缺乏共識」,一個根本的方面就是有些人對「一國」與「兩制」的關係認識不到位。十九大報告提出維護中央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香港社會一些人又開始對此否認、歪曲,無視中央擁有這一權力是中英談判香港回歸問題時中方的核心原則,是回歸後香港憲制秩序的核心構成,他們企圖再次通過否定歷史、抹黑現實、混淆視聽誤導社會大眾,再次說明香港社會有些人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裝糊塗」。這些問題亟待解決,相關共識亟待形成。香港社會須認識到:中央擁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是一貫有之,香港的一切事情本都置於中央的監督之下;在香港只有中央授權的高度自治,高度自治的空間沒有自然成分、不是想像而來;「一國」是根、是本、是前提和底線,「一國」意識和「一國」原則應是在香港處理任何事情所要考慮的第一要素。
完善一個體系: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
基本法俗稱香港的「小憲法」,所以稱之為「小」,就是它源自國家的憲法,派生於國家的憲法,理解、執行它的任何條文都要遵從國家的憲法。同時,由於基本法重在「基本」,原則性規定較多,許多方面在條文中沒有詳盡展開。根據實踐需要,防範法律誤區,完善實行它的相關制度和機制是必然且應然的,在當前「一國兩制」的實踐階段也是必要和緊要的。如:中央對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的任命權通過制度化體現其實質性和全面性;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的解釋權和修改權通過制度化保證其權威性和靈活性;對特別行政區政制發展決定權和法律的備案審查權,通過制度化維護其嚴肅性和實效性;以及基本法明確要求特別行政區完成就第二十三條立法的工作。配套制度成體系、運轉機制成系統,基本法才能得到全面準確實施。
瞄準一個方向:齊心協力謀發展、促和諧
「發展是永恆的主題,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習近平「七一」對香港的囑託語重心長。在國家持續快速發展,為香港發展提供難得機遇、不竭動力、廣闊空間的背景下,猶豫、懈怠、畏難只能是「蘇州過後無艇搭」。香港不能陷入「泛政治化」漩渦,必須要把「始終聚焦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從十九大報告提到的四個方面着力,用心用力、實幹苦幹:依法施政、積極作為,恪守法治原則、善用法律手段解決社會政治問題,工作有準心、有重心,對香港發展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緊迫感,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突破發展瓶頸;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決市民「上樓難」問題要有大氣魄和長遠規劃,理財新哲學要從理念化為實踐,真正把充裕資金用起來,把青年「向下流」問題作為重要課題下大力氣研究解決,給青年以希望和動力;有序推進民主,防範「民粹主義」,不為民主而民主,從西方的民主亂象中多汲取教訓;維護社會穩定,用新的發展追求社會最大公約數,用新的施政氣象畫出社會最大同心圓,對一些未曾處理的、尚在作亂的、可能滋生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堅決用法律手段從速從快消除。
履行一個責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作為一項憲制責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特區政府的分內之事,是施政之基也是保障高度自治之本。近年來,香港發生了非法「佔中」、旺角暴亂、立法會宣誓辱華及「港獨」思潮冒起等一系列事件,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觸碰了國家底線,破壞了社會法治,造成了嚴重社會後果。
對於人大八.三一決定和「二○一四年白皮書」等中央權威決策、精神,香港社會有些人也缺乏起碼的尊重和敬畏,詆毀、玷污、踐踏等行為時有發生。履行憲制責任,最重要的就是捍衛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認同中央依法行使權力,特別是特區政府要扛起主體責任,主動查缺補漏,積極補上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的短板和盲區,加強香港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同時,對那些已有違法事實但尚未懲戒的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的人,特區政府、立法、司法等機關應有擔當,果斷追責,依法有力處理,在社會形成阻嚇性。
融入一個大局:全面推進與內地互利合作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是大勢;對香港來說,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大道。「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把民族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不二法門。即便從歷史上來看,沒有國家的改革開放作支撐,沒有內地的堅強後盾作保障,香港也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香港與內地早已成為命運共同體,過去是彼此成就,未來會共赴輝煌。
中央對香港一直厚愛有加甚至是偏愛有加,在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國家重大戰略中,總是給香港預留一張「快車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實現二次騰飛的機遇,不容耽擱和錯過,在國家支持下,香港不會落下或錯失。香港社會應正視內地發展一日千里的現實,看到差距,擺正兩地互利發展的位置,全面合作。一方面,幫助內地更好地走向世界;另一方面,通過內地更好地向世界擴展,主動調整發展模式和社會機制,與內地發展深度嵌套,意識到位、行動到位、配套制度到位。
(本文為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