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公然提出驅離記者出立法會的動議,赤裸裸地踐踏新聞自由。但相對於這種自私政客的極端舉動,令公眾更為憤怒的是,自稱維護新聞自由的香港記者協會,竟然又一次「噤聲」。沒聲明,更沒有抗議,有的只是不痛不癢的一聲「遺憾」和幾句回應。如此表現,無法不叫人質疑,記協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組織?是收取外國資金的傀儡團體,抑或根本就是反對派的文宣分支?
不論以什麼樣的名義,但凡自稱是新聞記者的組織,都會將維護新聞自由作為最重要的使命。正因如此,當反對派上周在立法會玩弄議事程序,動議驅離記者出議事廳,兩個主要新聞團體─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不約而同地發出譴責聲明,當中嚴正指出:「動議嚴重損害香港核心價值,阻礙新聞言論和採訪自由,也違背民心,實際上是想剝奪香港市民的知情權。」
但相較於以上兩者聲明的快速、嚴正,向來自我標榜為站在維護新聞自由最前線的記協,十分巧合地又一次「噤聲」。除了其主席被動接受電視台訪問,發表幾句不痛不癢的回應外,一切欠奉。記協何以如此,公眾並不意外,因為聯繫到過去所發生的系列事件就會發現,記協從來都是站在新聞自由的對立面。
例子不勝枚舉。早年有女記者被「長毛」粗言穢語辱罵,記協遲遲沒有回應,不僅沒有主動調查,更有意迴避事件。直到受辱記者提出抗議,記協才姍姍來遲地發出幾句官話式的聲明。
更離譜的例子發生在去年。《蘋果》老闆黎智英公然辱罵採訪記者,涉嫌「刑事恐嚇」。面對如此嚴重的踏踐新聞自由、採訪權力的事件,記協同樣是「裝聾扮啞」,不僅沒有任何聲明,甚至沒有任何代表站出來「說句人話」。至於「港獨」梁天琦公然暴力襲擊採訪記者的事件,記協的回應更是虛偽,不幫記者、反幫打人者。
當記者被打、編輯被威脅、政治黑金入侵傳媒乃至政客公然踐踏新聞自由,公眾從來沒見過記協有任何積極主動的應對措施,更遑論實質的行動。記協的虛偽之處還在於,一方面攻擊政府不尊重傳媒,另一方面又年年自誇「維護新聞自由」。如此「記協」,實是香港新聞界的恥辱。
當然,記協此次殘害新聞自由,又添一新傑作,大可再向外國政治勢力「領功」,因為成功阻止了「一地兩檢」動議;也可向反對派政客「領賞」,因為他們成功淡化了反對派政客對新聞自由的破壞。但問題在於,請不要再以「記者」之名,這是在玷污這一神聖的職業;更別再大言炎炎談「自由」,因為這個組織是扼殺新聞自由的最大「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