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傳遞出的重要訊息令人鼓舞。再過數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之後再有三個五年計劃,也就是到了2050年,中國將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實現中國人一百多年來的追求。
這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了,十九大展現的時間表、路線圖都非常清晰。在建立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就是既要國家強大,也要人民幸福,這是十九大目標的具體內涵,也是中共對百姓的承諾。國家過去的努力成就了今日中國的發展奇跡,而今天的謀劃和努力令我們堅信明天更美好。
歷史性機遇擺在眼前
改革開放三十九年來,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三十多年裏,中國以人類經濟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長。從1978年到2013年,中國實現了年均9.8%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人均GDP實際增長17倍多。
發達國家歷史上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一個人終其一生實現的生活水準改善程度,英國只有56%,美國大約為1倍,日本也僅為10倍,而中國這一指標超過歷史上任何國家。中國從一個貧窮的國家發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除了基礎設施、城市建設等公共範疇發生巨大變化外,人民更是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民生大為改善。迄今中國已有逾七億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而全社會基本實現全民醫保,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已經超過80%,還有四年將達到90%。
在十九大召開期間,不少中外人士在網上討論中國的發展速度。不少外國朋友說,如果你幾個月沒到中國,再去一看,呵!不認識了。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網購、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得到廣泛認同。畢竟數據會說話:中國2.2萬公里的高鐵總里程已佔整個世界的六成;中國網購人群數量和網路購物的交易額都是全球首位,中國人一年移動支付的金額就超過了208萬億。無現金生活在一些大城市已經實現。
即便有如此速度,國家亦不會因此懈怠。可以肯定,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國的變化將遠超你我的想像。
國家日新月異,十九大機遇又擺在眼前,香港市民躍躍欲試,期待抓住機遇,跟上國家發展節拍,再創香港輝煌。遺憾的是,香港立法會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特區政府日前向立法會提交「一地兩檢」無約束力議案,結果被「泛民」議員「拉布」,拖到26日才開始進入辯論階段。但剛一辯論,反對派議員又以所謂的「中止待續」名義進行阻撓。而且,就目前來看,反對派阻撓「一地兩檢」議案的劣行一時難以遏止。
高鐵對香港意義重大
對於地處南端的香港而言,廣深港高鐵搭上了國家各地的經濟大動脈,意義更加重要。遺憾的是,香港高鐵從計劃開始就被反對派阻攔,一拖再拖,已經遠遠落後於內地高鐵網的建設。而明年第三季度建成的香港高鐵段,又將面臨「一地兩檢」的爭拗。如果這個跟政治本無關係的「一地兩檢」受阻,經濟損失將無可彌補,香港市民無法享受高鐵帶來的各種好處,不得不面對國家高速發展的這趟列車而嘆息。
這些年,香港立法會似乎變成香港發展、民生需求的「攔路虎」「絆腳石」,在百姓眼裏有很負面的形象。人們看到議會亂象叢生,某些議員擲物、辱罵,並以「拉布」、流會等手段癱瘓議會,一些民生專案也被「拉布」,甚至拉垮。而新一個立法年度開鑼僅僅一個月,反對派議員又故態復萌。如此下去,香港經濟民生如何能順應國家發展大勢,搭上國家飛速發展的快車?如果這是某些議員號稱的「民主」,這些阻撓經濟民生發展的所謂「民主」,我們敢要嗎?議員每每擺出與政府作對、與民眾為敵的姿態,別說高速發展,未來香港還有運行嗎?
其實,關於「一地兩檢」,民意非常清楚。畢竟「一地兩檢」就是個民生項目,是香港高鐵的「標配」。為此,我們十分支持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的,不排除同步啟動廣深港高鐵香港西九龍站「一地兩檢」的「三步走」程序,以應對立法會反對派議員對「一地兩檢」無約束力議案的「拉布」。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福建省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