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今日起刊登招聘廣告,以及通過各種渠道,邀請青年通過招考或自薦加入改組後的「中央政策組」以及多個事務委員會,待遇條件相當優厚,一些人稱之為「筍工」。
當然,特區政府這一新猷,意義並不僅限於為青年提供「一份工」,更不應只以「筍工」來形容。事實是,吸納更多年輕人加入政府工作,是特首林鄭月娥自參選開始便已提出的一項構思。
這項構思,富有新意,既有創新、更有必要,值得支持。
事實是,特區政府施政需要加入新思維、新創意和新動力,乃是一個擺在特區政府和全港市民面前的迫切議題。
其一:政府施政,如果缺乏新鮮血液,思維難免老化、行動必然僵化,甚至脫離實際、脫離社會。
其二:年輕人如果有志加入政府工作,目前只能通過固定的公務員招聘渠道去應考,一來未必每個年輕人都具備足夠的學歷資格,二來有些年輕人是喜歡研究問題而不是志在做官,如果只限於公務員招聘一途,未免會滄海遺珠、有志難展。
因此,林太提出的在公務員招聘機制之外,以自薦的形式吸納一些年輕人進入政府體系工作,乃是一項 極有創意的舉措。自薦的好處是只要具有基本條件、還具有十足的誠意,就不妨自我推薦、嘗試「敲門」,說不定就可以獲得一個面見以至錄用的機會。 當然,此種自薦辦法,只是現行公務員招聘機制以外的一個補充,而且,委員會的工作只是以研究、溝通為主。但輔助施政的委員會,需要有年輕人的參與和聲音,才不會流於形式,更不會出現「青年事務委員會」成員一度幾乎全為「中年委員會」的怪現象。
反對派對此指為什麼「欺騙」青年,目的是「安撫」年輕人的不滿,未免太「小人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