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十九大報告以前所未有的篇幅與內容,對「一國兩制」給出了新的定位與要求 資料圖片
十九大報告是一份具有重大歷史性意義的綱領性文件,對整個國家的未來發展都將產生根本性影響。值得香港各界注意的還在於,當中對港澳工作作了新的闡述,對「一國兩制」在國家的工作全局中作出了「新定位」,尤其是將「堅持『一國兩制』」列入十四項「基本方略」之一。如何理解這一「新定位」?香港如何才能把握正確未來發展方向?
首先,「新定位」的政策高度。
要理解這一更高的「新定位」,就需要從「基本方略」這一概念入手。什麼是「基本方略」,從字面理解,是根本性、長遠性、核心性的政策方向。十九大報告指出「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並且要根據新的實踐對……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以利於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此之後,列出了十四項「基本方略」。換言之,這十四條「方略」,是「根據新的實踐」作出「政策指導」的結果。也即是說,「一國兩制」不可能是權宜之計,也不可能是暫時的政策需要,而是必會堅持長遠的基本性政策。
其次,「新定位」的核心要求。
之所以說十九大是具有重大歷史性意義的綱領性文件,在於報告對許多問題給出了新的解答,也定出了新的方向,更有新的思想。報告在「基本方略」這一章節中指出:「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這一點可以讓香港各界加深一層理解,「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尤其是在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方針政策上面,只有一個核心。任何意圖挑戰或破壞「一國兩制」、排斥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注定是徒勞也必定會遭到失敗。
第三,「新定位」的落實方向。
明確了新的政治定位與高度,了解新定位的核心要求,更要明白新定位的落實方向。「基本方略」的第十二條指出:「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必須把維護中央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這一條的核心可以從三層意思去理解:一是維護中央的「全面管治權」,二是保障特區「高度自治權」,三是對這兩者的「有機結合」。這三者的主次、先後都有明顯的區別。中央對港的全面管治權得不到維護,也就無所謂的保障高度自治權,兩者的有機結合更無從談起。
最後,「新定位」的具體要求。
十九大報告再進一步指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要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積極作為,團結帶領香港、澳門各界人士齊心協力謀發展、促和諧,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序推進民主,維護社會穩定,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這就是為未來落實「一國兩制」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每一項都必須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
十九大報告以前所未有的篇幅與內容,對「一國兩制」給出了新的定位與要求。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在接受訪問時作了精闢的解讀。他指出:「這一不斷遞進的歷史脈絡,表明香港在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後,『一國兩制』事業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新的政治定位,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地位更為重要。」
總體而言,「新定位」意味着高的要求、要準確的貫徹執行,也意味着,香港不再是國家的「特例」,而是國家發展方隊中的重要一員,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必須理解領會十九大報告精神,提高政治認識,調整意識與心態,積極主動全面地融入國家大發展的進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