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格局/陳文鴻

時間:2017-10-24 03:15:43來源:大公網

  十九大報告涉及港澳工作的內容,可以說是回歸政策的「初心」。將對港澳的全面管治權與保障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更準確地體現主權與治權的不可分割性。在這個大方針底下,依法治港便有所依持,才可以積極作為。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才能更有效地共同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報告並且把港澳政策提升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之一,這說明,「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不是權宜之策,也不是把港澳隔離防範起來;港澳的發展是國家整體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自治也不妨礙港澳融合於祖國內地,發揮「兩制」的優越之處,貢獻於國家的發展需要。

  為港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過往港澳的發展,並沒有積極地參與或納入到國家的發展大局當中。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偏於單向的優惠,即中央讓香港直接受惠,這有違經濟交流的公平原則,也無助推動港澳在發展上的創新、升級與轉型。此次十九大報告堅持內地與港澳的互利合作,更具有可持續性。提出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港澳是融入這一大格局,把港澳與毗連的珠三角整合起來,互利合作地推動發展。

  珠三角現時的經濟競爭力強勁。2016年九市的經濟規模已超越印尼、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等國,與墨西哥同級,暫居全球第十六位。製造業的規模更相當於全球第五大。長期外貿順差。順差相當於地區生產總值近四分之一,世界罕見。珠三角以深圳為首的科研和工業生產能力更被稱為全球的硬體硅谷,發展潛力更勝軟體硅谷。深圳的科研經費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越4%,與以色列、韓國同居世界前列。這樣的大灣區經濟區域實際上已經足以挑戰東京灣和三藩市灣區,且有過之而無不及。珠三角以外的泛珠三角各市經濟和市場規模龐大,與珠三角互相配合,港澳能參加其中,可以說是機遇巨大。

  大灣區建設前景廣闊

  十九大報告對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與過去略有一些「變化」。例如,「十三五」規劃首次提出支持港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在視察香港並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中也曾提出:「支持香港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人民幣國際化等重大發展戰略中發揮優勢和作用。」十九大報告有關港澳部分,卻少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內容。當然,這並不意味着中央政府不鼓勵港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個國家發展戰略。中央政府是否會在有關「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安排上再為港澳留有重要位置呢?抑或是港澳要與內地其他省市一起競爭,爭取中央的政策支持?

  國家權威性政策文件的用語用字都十分嚴謹,取捨之間代表了政策的深思熟慮,也包含了各方面的協調。中央對香港的支持顯然是毋庸置疑,這是香港的巨大制度優勢。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巨大,雖然十九大報告沒有提及支持香港參與「一帶一路」,但香港完全可發揮自身優勢,主動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二者會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