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石華深圳報道:和順堂2011年首次試水香港,在跑馬地開設醫館,但因深港兩地市場環境不同,該店的業務並不理想。現時負責和順堂香港業務的孟永明為和順堂重定思路:將店址選在港鐵沿線及大型社區商場內;店舖面積控制在200至400呎;全港首創的「中央藥房+港鐵沿線診點+APP預約」的現代化中醫藥服務系統,為消費者提供便利。
曾擔任沃爾瑪韓國區總裁及G2000集團首席執行官的孟永明坦言,當年和順堂的失誤主要在選址和員工管理方面。
和順堂現在港有30多家分店,分布在中環、金鐘、太古、跑馬地、觀塘、荃灣、將軍澳等。
其中,位於將軍澳新都城商場的300呎醫館內,內部設置了前台接待處、兩間坐診室和兩間理療室。
記者發現,中醫師在坐診室為患者完成問診後,馬上可通過APP軟件把處方與藥材劑量傳輸到中央藥房,由專業藥師配藥並及時完成煎製,以保證極短時間內把中藥送到消費者指定和順堂門店中,再由消費者上門取用。
孟永明介紹,每間店舖面積平均為300呎,除配合了中高檔的設計,也考慮到太大的門面會給予消費者成本轉嫁到他們身上的錯覺。
此外,公司全港首創的「中央藥房+港鐵沿線診點+APP預約」的現代化中醫藥服務系統,該服務軟件可讓消費者預約心儀中醫師、確定診療時間、清晰處方構成、了解煎藥進度、按時提取中藥的一條龍服務軟件。獲得2015香港信息及通訊科技獎─最佳商業方案(應用)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