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二○一三至一六年間,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百分之五十五,反映經濟增長主要來自內需
國際貨幣基金再度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由百分之六點七向上修訂為百分之六點八,為今年第四次,突顯中國經濟增長動能不斷提升。
事實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日前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實現百分之六點五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是沒有任何問題,全年可能還會有更好一點的結果。這番言論進一步增強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
中國智能製造潛力巨大
今年標普與穆迪發表唱空中國經濟論調,相繼下調中國信貸評級,這顯然與客觀事實不符。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GDP連續八個季度穩定在百分之六點七至六點九的中高速增長,而產業升級轉型見效,傳統產業改造步伐加快。從一三年至一六年,製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百分之十四點三,推動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因此,中國智能製造潛力巨大,實現從製造業大國走向製造業強國的目標可期。
有望發展成為科創強國
科技創新發展更成為經濟新亮點,湧現量子通信、高速鐵路、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射電望遠鏡、大飛機、載人深潛與超級計算機。去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支出達到一萬五千多億元,佔GDP比重為百分之二點一,較一二年急升百分之五十二。同時,去年受理境內外專利申請量和授予專利權量分別較一二年急增百分之六十九與百分之三十九點七。以目前發展勢頭來看,中國有望發展成為科創強國,達到全球先進水平。
增長質量提升就業穩定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一三至一六年間,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百分之五十五,較投資的貢獻率高出八點五個百分點。換言之,經濟增長主要來自內需。
同時,增長質量提升,其中外貿正由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高附加值服務出口增長強勁,去年信息服務、廣告服務分別增長百分之四十點四與百分之三十八點一。今年首八月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百分之十一點四與百分之十三。另外,中國整體就業形勢穩定。今年首八月城鎮新增就業九百七十四萬人,上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八三,創五年來最低。
中國經濟形勢穩好,發展惹人憧憬。境外資金紛紛加碼投資人民幣資產,連日透過滬港通與深港通增持A股。資金流入跡象愈來愈明顯,支撐人民幣匯價走強與中國外匯儲備持續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