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即將在下周三公布首份施政報告,全面闡述其治港理念與落實方向。這份報告對香港極其重要,尤其在當前社會內部矛盾未全解,整體競爭力積弱的情況下,公眾期望林鄭月娥能以新的作風、新的方式、新的措施,聚焦於市民所關心,着眼於香港長遠利益,努力凝聚社會各界共識,為香港打開全速發展之路提供新的思維與方向。
自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並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後,香港的整體形勢出現了根本性轉折。民心思治,市民厭惡過去無日無之的政治對抗,期待能抓緊國家發展的大機遇,推動香港發展上一個新台階。在此基礎上,過去三個月來,林鄭月娥的施政取得了良好開局,事實上也的確如市民所期望的,林鄭能展現出新的施政作風,頻頻「內訪」、「外訪」拓展香港發展空間,不斷溝通各界化解對立,在處理應對一些複雜問題時,能妥善化解尖銳矛盾,也能在最大限度上團結各界。
而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則是她全面展開其施政措施、體現施政理念的一次重要機會。過去一段時間外界有傳,林鄭會聚焦發展,紓解民困,提出諸如「兩級利得稅制」、「港人首置上車盤」等措施。而她在數日前亦曾透露,首份報告將放在「關懷弱勢」、「房屋善政」、「推動教育」、「促進和諧」四大方面。總而言之,就是聚焦發展、凝聚發展力量。
實際上,香港面臨的是來自內、外兩方面的挑戰。「內」是指內部對達至各項共識的困難,既包括政治上的共識,也有諸如土地開發等方面的共識;「外」則是指來自外部經濟體的競爭,既有來自於傳統上的亞洲地區,更多的則是來自於周邊城市的競爭。香港應如何避開障礙,尋找到最佳的發展路徑,考驗特區政府的管治團隊。
從林鄭上任以來的表現,可以看到她能充分把握問題的本質,尋找一切可以克服困難的機會。當前對於香港而言,最大的機遇就是抓緊國家大發展的機遇。因此,她上任以來,除了先後出訪英國、新加坡、泰國和緬甸四個國家,還積極「內訪」。先後到北京拜會了十六個中央部委和機構,出席了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並與國家體育總局局長會面,訪問了上海、杭州、天津、長沙和深圳,藉泛珠區域合作論壇分別與廣東、廣西、湖南、雲南、江西、福建省長會面,並接待了來港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國家科技部部長、國家開發銀行前董事長、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台辦和廣東、湖北、山東、四川、江蘇、浙江等省領導等。通過這些頻密的訪問以及切身的體會,她應當可以提出更積極有效的提升香港競爭力的政策。
總而言之,這既是林鄭「首份」施政報告,也可以說是一次「首考」。能否全面準確落實中央治港方針政策,能否履行其競選承諾,能否為香港開創新的發展形勢,能否做到團結各界凝聚發展動力,備受各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