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政府必須主導發展創新科技\曾淵滄

時間:2017-10-06 03:15:31來源:大公網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發表一篇全球競爭力分析報告,指出香港的創新科技依然相對落後。

  過去許多年,不論是港英政府或是特區政府都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認為政府不應該干預經濟,不應該主導經濟,應該讓企業家自己決定投資的方向。過去也的確成功過。

  不過,過去50多年,新加坡政府積極地以鼓勵、主導但不直接干預的方式,成功地建設了今日繁榮的新加坡。過去,新加坡GDP只有香港的一半,今日已超越香港。還有,內地許多城市也推動稅務優惠以推動創新科技,也很成功。最新的情況是,連美國也推出稅務優惠以吸引創新科技,可見,積極不干預不等於政府什麼也不該做,什麼也不該理。事實證明政府行為對推動創新科技是很重要的,今日新加坡創新科技的水平遠高於香港,就是靠稅務優惠成功建立的。

  走出「積極不干預」政策

  沒有稅務優惠,商人就很自然地避開他們認為風險很高的創新科技,因為創新科技的確是風險高的投資,我們看到一些成功的例子,但是不成功的例子更多,因而必須有一些誘因去推動,稅務優惠就是最佳誘因之一。向來,特區政府都認為香港的稅率很低,但那是相對過去西方國家的高稅率,今日連美國都可以提供優惠稅率,新加坡、內地多個城市的優惠稅率都遠低於香港,甚至達到零稅的水平,香港的競爭力就完全失去了。

  新加坡吸引了大量高科技的創新科技企業,今日新加坡的石油化工、石油提煉業世界第一,新加坡的生命科技企業也走在世界最高端水平。香港科技大學的畢業生汪滔到深圳創業,創出世界一流水平的創新科技企業——大疆創新科技。汪滔為什麼沒在香港創業而到深圳?很明顯,是得到深圳市政府的支持與鼓勵。

  要鼓勵創新科技,一定要有優惠政策,這包括科研經費的資助,稅務優惠、土地、辦公室、實驗室的資助。新加坡政府結構中就有一個部門稱為經濟發展局,為吸引創新科技提供一條龍服務,包括批核各種各樣的優惠與資助。

  近日,特首林鄭月娥說要推行企業稅二級制,每年利潤少於200萬元的企業可以少交一些稅,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不少創新科技都是從小微企業開始的。但是,只給小微企業優惠還不夠,要推動真正的創新科技,一定要有更強有力的誘因,一定要提供非常有吸引力的稅率,包括五年、十年免稅的優惠,也應該提供招聘外來人才的方便,土地、租金的優惠,科研津貼……

  今日香港各行各業中,金融業是最發達的行業之一,今日全球都在努力發展金融科技,也許,香港特區政府的創新科技就應該以金融創新科技開始。

  要推動金融創新科技,除了稅務優惠的考慮之外,也要考慮拆牆鬆綁,因為金融業是在很強很緊的監管之下營運的。坦白說,當年阿里巴巴及騰訊的網上支付系統是在沒有銀行牌照之下推出的,但最後政府發了銀行執照給他們。

  香港的法律監管向來都很嚴,要修改很難也很慢,可以說是追不上今日金融創新的步伐。

  很高興,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終於決定擔任領導金融創新的角色,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擔任被動的監管,近日一口氣推出7項新政策的諮詢文件,要推動香港發展智慧銀行業務,準備統籌金融界向前發展,走出過去「積極不干預」的政策。

  金融創新的必然方向

  其中一項最吸引公眾注意的就是虛擬銀行。實際上,虛擬銀行已經是一種全球性的新領域,是金融創新科技發展的必然方向,香港不能落後於全世界,實際上,香港已經落後於內地了。今日,香港也有無現金的支付系統,但是,這些系統都是企業各自發展出來的,規模有限,也缺乏標準。現在香港金融管理局準備擔任領頭角色,與業界商討制定共通二維碼(QR Code)標準,這有很大的益處。

  此外,金管局也將成立「銀行易」小組,處理一些對客戶造成不便的過度監管。實際上,過度監管並沒有減低銀行的風險,因此,金管局也決定研究、推動法例的修改,簡化一些低風險產品的評核。

  近日,一家內地保險企業在香港上市,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虛擬網上保險公司,沒有保險營業員,買保險在網上進行,賠償也在網上進行,的確是金融創新的一種。網上保險的創新,自然也需要科技來支持,因此金融科技也成了新的學問。金融科技是網上資訊科技加上金融知識、金融視野而成的,因此,香港的大專學界也應該急起直追,推動金融科技的教學與研究。

  過去很長時間,香港人深信「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這導致香港學生放棄對科技的學習,認為搞科技是沒有前途的,久而久之,造成科技人才短缺。今日,香港已經不可能只依靠現有的科技人才來推動創新科技,特區政府必須全面開放,努力吸引大量科技人才到香港工作與創業。今日全世界各地區、國家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

資深評論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