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科學家亞諾什.科拉爾(János Kollár)(左)與法國女數學家克萊爾.瓦贊(Claire Voisin)(右)獲頒「2017邵逸夫數學科學獎」\大公報記者湯淩琰攝
【大公報訊】記者湯淩琰報道:在數學家眼中,生活中大部分形狀可以用代數表示。美國科學家亞諾什.科拉爾(János Kollár),對形狀、代數和幾何之間的關係着迷,並對由細微數字變化引起的形狀改變感到好奇。
法國女數學家克萊爾.瓦贊(Claire Voisin)利用數學填補生活中的不完美。二人在多個代數幾何核心範疇取得卓越成果,並延伸至數學、物理學等多個領域,包括深入了解多維空間,獲頒「2017邵逸夫數學科學獎」。
形狀不僅是裝飾
亞諾什留心生活中的各種形狀,對形狀、代數和幾何之間的關係着迷,「我嘗試用代數了解幾何,用幾何了解代數。」甫到香港,亞諾什就被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的天花板所吸引,在他眼中,天花板上的橢圓形不僅是裝飾,更有着結構作用,「只是以二、三或更多網格的橢圓組成的曲面,使結構更加穩定。」
亞諾什的同事評價他為「一個富有獨創性的思想家」,認為他可將複雜的理論「化繁為簡」,雖然對學生要求嚴格,卻總能予學生啟發。亞諾什稱,自己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學生告訴他,「數學真有趣,之後想當數學家。」
另一位獲獎者克萊爾,是邵逸夫獎設立以來首名獲得數學科學獎的女學者,亦是歷年來第四位邵逸夫獎女得獎者。克萊爾不認為女性在數學研究方面遜於男性,她稱,數學研究不分等級,「是數學改變了我的生活」。
「我喜歡研究一些我完全不知從何入手的問題,一些完全沒有工具可用的問題。」克萊爾坦言,獲得邵逸夫獎,對自己是個鼓勵,亦可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在法國,政府並不重視科學研究,亦沒有什麼研究經費。」她表示很開心看到內地、香港的政府大力支持科技,重視研究。寄語港人「要有夢想,要有想像,要保持好奇。」
【2017年邵逸夫獎得主.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