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夏微上海報道:有別於其他創業者的遠大理想,柳智的創業動力來源於「不喜歡做飯」的天性,他亦立志要幫助身邊的「同道」解決這一問題。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柳智,在結束了美國的留學後,回國就職於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一家公司,做集成電路設計。但他一心想創業,「當時的資金根本不夠開一家集成電路公司,所以就從餐飲做起,積累些原始資金。」
2002年,柳智創立了自己第一家餐飲品牌「望湘園」,並於2015年「望湘園」掛牌新三板,但他卻從不認為自己在從事美食相關工作,「餐飲不屬於我的專長,但標準化、連鎖化管理,以中央廚房為核心的物流體系,則是我的興趣所在。」
也因此,柳智將「望湘園」的業務交給聯合創始人打理,開始着手電商領域的開拓。
在柳智看來,自己的興趣所在是「用現代管理和現代科技來改造傳統行業」,而這與餐飲的結合點則是「中央廚房」。「中央廚房對於連鎖餐廳的標準化、品質的穩定、食品安全,以及成本控制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這套標準成型後,我就在想,如果不是配送到門店,而是配送到家,那麼在家做飯也會變得容易很多。」基於上述理念,柳智創立了以淨菜為核心產品的電商品牌「我廚」。
柳智直言自己並非吃貨,更不愛做飯,就算是從事餐飲行業這麼多年,也極少參與到「吃」與「做」當中。而他之所以能夠發現生活中的痛點,源自於國外留學經歷。「與所有留學生一樣,那個時候自己也常常做飯,大概每周會去一次亞洲超市採購食材。但這樣做有個問題,就是綠葉菜基本只有第一頓吃得到,到了後半周就見不到綠菜影子了。」
不僅如此,回想起做飯的經歷,柳智頻頻皺眉道,「買菜、切菜、炒菜,整個過程中鮮有樂趣。」他堅信會有很多人有同樣的感受。柳智認為,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女性職場參與度的提高,在家做飯這件事兒值得被解決。「我們從事的就是幫助用戶把菜選好、洗淨、切配,甚至把調味也代勞,大家只需要享受入鍋炒菜的快樂就行了。」他甚至開玩笑稱,「未來我們還要研究如何幫用戶解決洗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