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北京城前身是元大都城,經明、清兩代擴建、增建,逐漸形成「內九外七皇城四」的格局 網上圖片
提起北京,很多人可能會首先想到是國家首都,亦是先進的國際化大都市,亦會想到故宮、天安門等城市標誌建築物。不過,若你問一個地道的北京老大爺,他可能會答你一句:「內九外七皇城四。」
這句是什麼暗語嗎?是銀行密碼還是乘數表?都不是,其實這是北京城樓的數目。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自古代以來每座城都有高大的城牆,環繞外圍四周,那是城市基本防禦建設,而城牆中間建幾道城門,所有人出入城都要經過城門。北京城前身是公元1264年建設的元大都城,經明、清兩代擴建、增建,同時根據城內居民的不同情況劃定了相應的居住範圍,並同樣以城牆、城門分隔開。
皇宮所在的地方,稱之為皇城,設有四門,大家最熟悉的天安門就是皇城四門之一。內城是包圍皇宮的地區,而內城就設有九門,居中向南的稱為正陽門,設有一個大箭樓,大家去北京的時候還可以看到,而德勝門和安定門在明清時有特別意義,因為所有皇師出征都要從德勝門出發,打勝仗回來就要從安定門入城。至於外城,就是在內城以南的一帶,設有七座城門,永定門、東便門等都在這區。
香河重現北京古城風貌
在清朝的時候,各座城門建有大大小小的箭樓,形態不一,是北京的特色,但現今去北京已看不齊了,因為不少城樓已經拆掉,像安定門甚至連門都不在了。不過,想看看老北京的樣子,也不用找時光機回到過去,只需去離北京五十公里外的香河就可以了。中信國安集團在1992年的時候,在香河以1:1比例復原了北京古老「內七外九」的城垣風貌,成為「國安第一城」景區,各位在那裏應該可以感受到老北京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