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債券通下月有望貨銀兩訖

時間:2017-09-19 03:15:38來源:大公網

  圖:本港銀行業人士認為,債券通前景充滿潛力

  【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旨在接通中國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的「債券通」,其中一項主要難題有望於短期內得到解決。渣打銀行大中華區外匯、利率及信用產品交易部董事總經理馮思果引述市場消息表示,傳聞內地最主要的債券清算所,亦即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簡稱中債登)可能於10月底左右實施「貨銀兩訖」(Delivery versus Payment,簡稱DvP)安排;一旦措施落實,相信對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是「好大正面因素」。

  業界續看好投資前景

  債券通推出之後,由於中債登未能做到DvP,以致部分大型境外機構投資者因當地本身的法律限制而對中國債市卻步。除了DvP安排,馮思果指稅務、債券持有人權益等議題仍然有待釐清。他續說,預期中國將持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而在「去槓桿」過程中也有需要引入境外資金,相信中國願意理順有關安排。另外,他估計債券通的每日成交量約為15至30億元人民幣。

  滙豐資本市場亞太區聯席主管陳紹宗表示,以最近3個月的市況為例,境外投資者對內地債券市場的投資錄得增長,原因包括人民幣匯率升值,以及人民幣利率相對吸引等,均對內地債券市場的發展有支持作用。他形容債券通的前景「好有潛力」,雖然仍有部分計劃細節有待釐清,例如稅務和DvP安排等,他指參與各方都明白問題所在,並已設法解決,故此他對債券通的前景仍然樂觀。

  另方面,由歐盟制訂的「MiFID II」(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 II,即金融工具市場指令2)將於2018年1月3日生效。陳紹宗指出,歐洲區銀行和客戶最受影響,亞洲區所受影響相對輕微,惟在亞洲區內營運的歐洲銀行仍要遵守MiFID II規定,包括向監管機構提交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交易報告,故每個客戶都需要取得法人機構識別編碼(Legal Entity Identifier,簡稱LEI),否則歐洲銀行將無法與客戶做生意。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MiFID II還涉及其他範疇的規管,陳紹宗預料在落實初期(例如第一個星期),由於市場仍未熟習新規,市場流動性可能受影響,但由於市場仍有時間準備,預期「影響可控」。對於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來說,他說該行與香港客戶之間的業務往來將不受MiFID II影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