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香港總商會呈交《施政報告》建議書

時間:2017-09-06 17:49:50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9月6日訊(記者 李永青)香港總商會(總商會)促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將於10月11日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把重振香港的競爭力列為首要工作。總商會於昨天向政府提呈的建議書中,強調改善立法、稅務競爭力、人力供應和善用大灣區概念,是政府應集中處理的四大範疇。 

  總商會主席吳天海指出,近年立法顯著增加,而這往往是為了回應公眾需求。他說:「我們尤其關注立法規管日增所帶來的累積影響,這個趨勢若持續下去,或會嚴重損害香港作為主要商業樞紐這個得來不易的美名。」他續稱:「過度進取、影響深遠的規管妨礙正常商業活動、窒礙創新、推高成本,以及減低香港作為區內營商據點的吸引力。」 

  總商會一直敦促政府在立法過程中進行全面的規管影響評估。事實上,儘管當局早已推出「精明規管」計劃,以確保香港維持最低程度的規管,惟這個機制遠遜於其他地區實施的規管影響評估計劃。吳天海表示:「我們期望政府採用英國《立法及規管改革法2006》所訂的原則和部分先決條件,並強制所有政策干預措施採用經修訂的計劃。」 

  該會亦提倡政府檢討架構,務求在提供公共服務的層面上,改善跨部門的溝通和效率。他解釋:「行政長官出任政務司司長時,已不時提出政府一體化的概念。我們希望不同政府機構之間能有更好的協調, 繼續為市民和商界服務。」 

  稅務競爭力方面,吳天海表示總商會關注到新成立的稅務政策組(政策組)資源不足,而且缺乏方向,有礙其達成目標。該會力促政府向政策組增撥資源、訂立清晰的方向,並鼓勵更多商界和稅務界的持份者參與,集思廣益。 

  此外,該會建議政府慎重考慮其他更佳的途徑,把財政盈餘投放到經濟中。吳天海說:「雖然投資全新或維持現有的基建和福利(包括教育)亦值得鼓勵,但我們認為減輕中產和商界的稅務負擔,將可為本地經濟帶來更大的裨益。對中產來說,減稅所帶來的經濟收益會轉化為消費增長,而對商界而言,則會轉化為投資增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