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惠譽確認香港「AA+」評級

時間:2017-09-04 21:35:26來源:

  大公網9月4日訊 (記者黃裕慶報道) 評級機構惠譽確認香港的信貸評級。本港的長期外幣及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同為「AA+」,評級前景展望則為「穩定」。 

  惠譽解釋,香港的評級得到一系列因素支持,包括:健康的公共及外部財政、有信譽的政策框架、收入水平高,而其經濟表現亦屬強韌、有彈性。 

  港元自2017年初開始走弱,惠譽表示,主要是由於本地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充裕,導致港元息口落後於美息。另方面,截至今年七月底,本港的外匯儲備約為貨幣基礎的1.9倍,如有需要,當局亦有充足「彈藥」可捍衛「貨幣發行局」制度。 

  相對其他獲得「AA」評級的主權,惠譽指公共財政一環是香港的強項,在過去10多年來,香港政府一直錄得財政盈餘。截至今年三月底(亦即2016至17財政年度),香港的財政盈餘約為本地生產總值的4.4%(1100億港元),較政府原本預期(0.5%)為高,主要受惠於賣地收入理想,以及印花稅收入因樓市蓬勃而上漲。惠譽預期2017至18財政年度的財政盈餘約為本地生產總值的2%,較政府估計(0.6%)為高。 

  在2016至17財政年度,本港的財政儲備上升至本地生產總值的38%,約為2017至18財政年度預計開支的23倍,反映政府有極大彈性,可應付突如其來的財政衝擊。 

  惠譽預期本港2017年的經濟增長為3.4%,至2018年將減慢至2.4%,而後者與本港的增長率趨勢大致脗合。增長率在過去一年加快,源於中國及全球經濟的周期性反彈。私人消費及投資、零售銷售和失業率等數據向好。 

  本港物業價格持續於歷史高位徘徊,儘管政府於去年尾調高印花稅,及於今年五月推出新一輪逆周期措施,樓價由年初至今仍然再升9%。惠譽認為,香港市場的息口上升,加上美息趨於「正常化」,將會增加借款人的債務負擔,令樓市於短期內進入下降周期的可能性上升。假如樓價急跌,無疑將產生負面的財富效應並打擊私人消費。另方面,金管局自2010年以來採取嚴謹的管理措施,而按揭成數亦處於較低水平,有助減低銀行出現風險的機會。 

  根據惠譽估計,截至今年3月底,香港銀行的內地相關貸款約佔本港銀行業總資產29%,較2016年3月底的27%略為上升。惠譽重申,這是對本港評級構成限制的重要因素。儘管如此,惠譽指內地相關貸款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相當於不良貸款率)仍處於0.8%的偏低水平,而本港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和資本水平亦保持健康。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任之後,新政府力求優先發展社會經濟事務,例如貧富懸殊和年輕人就業問題等,務求營造良好氛圍,惠譽相信對日後可能推行的政制改革亦有幫助。另方面,社會上對香港長期政制發展的意見存在分歧,可能導致社會運動的間歇出現,惟規模應不會有如2014年「佔領中環」那般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