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股壇博弈之「演算交易」

時間:2017-08-30 03:15:30來源:大公網

  圖:來自清華、復旦及港大的高材生在時富量化金融實習,右二為集團投資總裁馬家俊 大公報記者吳涵宇攝

  相信投資者對證券交易市場都非常熟悉,「演算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就未必太多人熟悉。演算交易即是將事先設計好的交易策略編寫為電腦程式,再利用電腦程式的演算法來決定交易下單的時機、價格、數量等等,成為有別於傳統人為交易的新興交易方式。其實,演算交易早已悄然滲入交易市場,據摩根大通最新統計,現時「人為基本面交易」僅佔股票交易的10%左右,被動和量化投資佔比則高達60%。

  提到演算交易的優點,時富投資(01049)旗下的時富量化金融(CASH Algo)投資總裁馬家俊指,關鍵在於減少了人性化干預,將投資策略寫入程式後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回溯測試,投資表現清晰可見,系統性更強,令下單更精確,此外還能同時管理海量操作,減少衝擊成本。

  不過他坦言,香港甚至全球範圍內的投資者普遍和演算交易「有點距離」,僅機構投資者有機會接觸。公司曾通過舉辦「大學校際演算交易比賽」,發掘了不少有志於此的學生,他們就各有各的「入門之道」。來自本屆冠軍團隊清華大學的王志晟,剛剛結束了在時富量化金融的投資分析助理實習,他笑言之前很少接觸真正的演算交易,不過加入了學校的「量化交易協會」,成為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的途徑。

  同樣在港實習的復旦大學學生李銘哲則表示,現在有很多演算交易模擬網站,可以通過網上編程和模擬操作,不斷嘗試投資策略,「就像打遊戲一樣」。部分網站還提供相關教程,「門檻很低」,即使沒有業界工作經驗的普通網民,亦能接受系統和專業化的訓練,對演算交易有興趣的投資者們不妨一試!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