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伊利沙伯醫院發布一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一名六十八歲男病人接受緊急腸道切除手術及外置造口,四個月後急性中風,左邊身體癱瘓,電腦掃描顯示病人右腦出現不尋常的微細氣泡,病人上周五獲安排送往昂船洲高壓氧治療中心急救,現時情況嚴重,院方正調查事件。
涉事男病人本身患有嚴重肺炎和多重器官衰竭。他早於今年三月十七日入住該院深切治療部病房接受治療,其後病人出現大、小腸缺血情況,分別在四月六日及八日接受緊急腸道切除手術和外置造口。
送高壓氧中心治療
病人手術後出現短腸綜合症,需要長時間插入導管,進行全靜脈營養療法,至上周五情況突然轉差,左邊身體癱瘓,醫護人員即時急救,提供跨專科會診,以及進行電腦掃描,結果顯示病人右腦出現不尋常的微細氣泡。同日晚上,病人在醫生陪同下轉送到昂船洲的高壓氧治療中心進行高壓氧治療,目前在港島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接受深切治療,情況嚴重。
院方經初步了解,確認醫護人員已為病人作出即時的臨床治療,將個案分類為醫療風險警示事件,會繼續深入調查病人腦部出現氣泡的原因,並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調查事件,八星期內向醫管局提交報告。
腦外科專科醫生陳達明分析,原因或跟病人心臟有洞,加上插入導管有氣泡所致,情況十分罕見。至於接受高壓氧治療,估計為病人釋出氣泡,程序包括必須有醫生陪同,在艙內加壓,同時吸收高純度的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