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地上落,高鐵地下穿」——在北京新機場,未來「世界最大空港」與未來「世界最長高鐵」將實現「立體式」「零距離」接駁。這條地下穿行而過的高鐵即「京九高鐵」——全長2476公里,時速350公里,北京到香港最快僅要7小時。香港西九龍總站——未來「世界最大地下車站」,則將實現「立體式」「零距離」通關——樓上入境層「內地出境、香港入境」、樓下離境層「香港出境、內地入境」,即「一地兩檢」。然後,通過機場快線,與香港機場「無縫化」接駁。
京九高鐵連接起了兩個未來客流量在1億以上的國際樞紐空港,其途經19個城市,未來走出國門的旅客,肯定會在「經京飛」和「經港飛」之間做出一個選擇。進入高鐵時代的中國,航空格局也將因高鐵而改變。
高鐵與航空是競合關係。對國內航空客運(或1000公里以下短途航空客運)而言,高鐵和航空主要為競爭關係——高鐵對航空的衝擊,500公里以內為50%以上;500公里-800公里之間為30%以上;800公里-1000公里之間為20%以上;1000公里-1500公里之間為10%以上;1500公里以上沒有影響。2011年,1318公里的京滬高鐵開通之後,位於兩者之間的徐州,北上北京、南下上海的航班客座率皆由90%下降至40%,導致航班每天由2班減少至1班。
對國際航空客運(或1000公里以上長途航空客運)而言,高鐵和航空主要為合作關係。為此,可以拿上海兩個機場來做一下比較。以國內航班為主的上海虹橋機場,客流量從2011年的3311萬到2016年的4046萬,增長了22%(735萬),但國際機場排名由第39位下降到第45位;而以國際航班為主的上海浦東機場(國際客流佔43.3%),客流量從2011年的4145萬到2016年的6600萬,增長了59%(2455萬),國際機場排名由第21位上升到第9位。浦東機場的發展速度是虹橋機場的2.7倍,因為在一定程度上,高鐵對國內空運、短途空運是殺手,而對國際空運、長途空運是推手。
相比上海兩個機場,香港機場的客流量從2011年的5331萬到2016年的7050萬,增長了32%(1719萬),國際機場排名由第10位上升到第8位。香港機場(海外客流佔73.2%)的發展速度比虹橋機場快,但是比浦東機場慢。因為沒有高鐵,香港機場既沒有像虹橋機場那樣「失去」什麼,也沒像浦東機場那樣「得到」什麼。
但是,作為以國際客運、長途客源為主的樞紐機場,香港機場沒有「得到」的,遠遠大於沒有「失去」的。上海兩個機場客流量相加為10646萬,比香港多出3596萬。因而,上海成為繼倫敦、紐約、東京、亞特蘭大之後,全球億級航空城市俱樂部的第五位成員,接着第六位成員肯定是北京——北京機場客流量9439萬,國際機場排名連續8年第2位。上海、北京,是航空樞紐+高鐵樞紐(鐵路樞紐)的格局,而香港呢?在鐵路上,沒有「樞紐」,只有「末梢」,過去因為「兩地兩檢」,香港只能與三個一線城市開通直通車。整體而言,香港在交通上是一個「瘸子」。
在內地,高鐵網路(八橫八縱)將有19個「大型高鐵樞紐」城市,航空網路有10個「國際航空樞紐」城市,兩者高度重疊,除了山城重慶外,九大城市,都是「國際航空樞紐」+「大型高鐵樞紐」,兩者之間實現「零距離」、「無縫化」接駁,而深圳、廣州位列其中。
原本,深圳機場和香港機場實施交叉定位,一個主導國際航線,一個主導內陸航線。深圳人出國門不是「經廣飛」就是「經港飛」。然而,進入高鐵時代,深圳機場的定位已由「國內主幹」轉向「國際樞紐」——目前開通26條國際航線,其中7條洲際航線,國際客流佔比10%左右。深圳機場客流量從2011年的2825萬到2016年的4198萬,增長了49%(1373萬),國際機場排名由第49位上升到第38位。
顯然,深圳機場的發展速度快於香港機場,因為「四主五輔」(四個主要樞紐站+五個輔助樞紐站)組成的高鐵樞紐體系將為其帶來了包括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客源。2018年開建的「空港高鐵站」將實現了深圳機場與深茂高鐵的「零距離」接駁。深圳北站是內地已建成的建築面積最大、接駁功能最齊的大型綜合高鐵樞紐,客流量5200萬,深圳機場在此設置候機室,為旅客提供除安檢之外的所有值機服務。這對香港機場顯然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香港曾經是世界第一集裝箱港口,此一桂冠被上海摘走,目前世界集裝箱港口排名,上海、深圳、香港和廣州分列第1、第3、第5和第8。海運上的這一幕,會否在空運上再度上演?目前,香港機場的貨物吞吐量世界第一,國際客流量中國第一。然而,隨着深圳、廣州越來越多國際航線的開通,越來越多的廣東、廣西一帶的旅客,從「經港飛」轉向「經深飛」或「經廣飛」。香港航空的這個「第一」桂冠能否保住?
然而,香港的高鐵樞紐將為航空樞紐帶拓展空間。2018年高鐵開通,潮汕、梅州、清遠坐高鐵2小時可到香港,湛江、桂林、郴州3小時,長沙、南寧、廈門4小時等,幾十個城市將成為香港航空的腹地。高鐵改變了「空間距離」,使香港機場和深圳機場、廣州機場一樣獲得廣闊的腹地。而香港機場的優質服務和密如蛛網的國際航線相信比廣州機場和深圳機場更具有吸引力。當然,前提是是否有「一地兩檢」的便捷。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福建省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