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粗暴與任性,特朗普與金正恩還真有一拚。美情報部門有關朝已掌握核武器小型化技術、正以超乎預期速度邁向全面發展核武器的最新報告出台後,特朗普怒火中燒,放狠話讓朝「遭遇全世界從未見過的火與怒」。平壤一如既往不甘示弱,以突襲關島回擊特朗普的「火與怒」,威脅用「火星-12」中遠程導彈對美軍關島基地進行「包圍射擊」,並稱只待朝核武力總司令金正恩一聲令下,作戰方案隨時付諸實施。 特朗普「火與怒」的警告似曾相識,只是過去常出自朝方之口。針對美韓軍演及半島不斷升級的對峙事態,平壤曾不止一次揚言,要把首爾變成「一片火海」,要讓美「成千上萬次為其罪行付出代價」,並直言「已作好讓挑釁者嘗嘗朝強有力核打擊滋味的萬全準備」。如今,美方的警告越來越有「朝味」,特朗普與金正恩究竟誰更硬,還真難判定。 隔空的「口水戰」,雖發泄一時之憤,過足了嘴癮,但對解決問題卻是毫無助益。特朗普上台以來,對朝狠話不知放了多少,軍事威懾也做到了極致,但到頭來不僅未能解決問題,反令朝在擁核「快速道」上以超乎想像的速度一路狂奔,發展到今天擁有了對美的現實核威懾能力,這不能不說是特朗普政策的失敗。 在應對朝核問題上,特朗普至少犯了以下兩個方向性錯誤。一是過去相信制裁與武力威脅。相信制裁與武力威脅是美行走國際舞台的兩大「獨門暗器」,常被用於不肯「臣服」的國家,屢試不爽。但對朝鮮,卻失了效。不斷加碼的六輪制裁,非但未令朝鮮跪低,反令其安全關切更甚,擁核決心更堅。今年四月份炒得沸沸揚揚的「航母秀」,幾乎將半島推向全面戰爭,平壤並未妥協,也未向華府乞降。究其原因,特朗普搞混了目的與手段的關係,揮舞「大棒」不過是為和談創造條件,沒有談判桌上的對弈,朝核問題肯定無解。 二是推卸責任,把中國當作解決美國問題的「救星」。眾所周知,朝核問題本質是朝美關係問題。中方多次強調,朝核問題的解決需要各方相向而行,特別是美方要相向而行。但遺憾的是,美一面頻頻給中方戴「高帽」,讓中方承擔本該由其自己承擔的責任,一面不採取任何積極動作,對中方「雙軌思路」置之不理,並不時通過軍演給半島緊張局勢火上澆油,令朝核問題陷入惡性循環。特朗普口口聲聲要解決朝核問題,但實際上並未作好解決問題的準備。 「火與怒」只會激化矛盾,形成更加危險的對立,與半島無核化及協商談判解決朝核問題的目標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