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認清反高鐵真正目的/陳文鴻

時間:2017-08-04 03:15:44來源:大公網

  反「一地兩檢」的人,目的不在「一地兩檢」,而是高鐵,是借反對高鐵來阻撓香港與內地加強連接。從反高鐵、反國教、「佔中」、旺角暴動等事端,我們已清楚看到,反對派並不願理性討論,尋求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的方案,而只是借政治化來阻撓、破壞香港的發展。變成單純的政治鬥爭,沒有道理可言,也不能求同存異、相互妥協合作。

  面對反對派這樣的立場,怎可以與他們和解呢?與反對派和解只能是向他們讓步,放棄自己的立場,也即放棄在香港社會內解決問題、尋求發展的機會。任何人在經歷這麼多年後還奢言和解,還對與反對派合作存有幻想,不是無知或缺乏政治智慧,而是一心一意替反對派說話,迫使政府讓步妥協。

  或許上述批評過於嚴厲,但和稀泥只會混淆情況而不會解決問題。若不是人大常委會出手釋法,今天便不是「港獨」被遏制,而是「港獨」與反對派合流,全面推動「自決」和「港獨」。特區政府內部和建制精英有不少是反對派同路人,也有不少是投機者。觀乎立法會選舉,個別建制人士提出,「自決」「港獨」不受制約的話,便會星火燎原,美國便可進一步趁火打劫。甚或挑唆內地親美和投機者,把「佔中」之火引進內地。

  香港從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此所以我一直指出,香港回歸前是「北非諜影」般的卡薩布蘭卡。回歸後轉入地下,但性質並沒有改變。更多原來的諜報人員進入了香港建制之內。他們等待的,只是公開的揭竿而起。即使他們有些人已安於逸樂,失去政治野心,但關係還在,不可能擺脫,一聲號召,他們仍要響應。

  「佔中」是顏色革命,整個布局安排都是按教科書式推行,是典型的美國軍情系統的標準化作業。顏色革命成功是裏應外合。街頭示威是引子,真正的鬥爭在政府上層,革命成功靠的是政府上層變節。當時從北京到香港,一直有堅決反對把「佔中」視作顏色革命的,不是無知,卻是事態可疑。猶幸中央政府堅持,特首梁振英不負所託,這才使「佔中」無功而退,旺角暴動也佔不到便宜。也正因守得住,才容許人大常委會解釋宣誓,全面反擊,扭轉香港的政治失控趨勢,挽狂瀾於既倒。

  但是,外國勢力在香港下了幾十年的功夫,香港的危機還未解除。是乘勝追擊、雷霆掃穴,抑或一時高興,麻痹大意,放任不管?

  中央政府在內地重建價值、道德和民眾的信任與信心,強軍強國、堅持走中國復興之路。「一國兩制」不是對香港放任不管,而應是「一國」「兩制」都同為復興發展盡力。要這樣做,首先要清除內部的錯誤思想、錯誤政策,不讓和稀泥的人包藏禍心。意識形態之爭是最大的鬥爭,現時的弱勢只能一步一腳印地收復失地。

  香港之戰,成功便進可攻,退可守。也可借香港「一制」創新幫助內地發展,向世界作出示範,香港的問題便不是一地的問題,而是觸及國家與世界了。我們在香港不應妄自菲薄,戰戰兢兢,而應排除危機、解決問題,追求香港本土、內地和世界民眾的最大利益。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