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內地六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連續第20個月環比下降,餘額減少343.15億元(人民幣,下同)報21.5萬億元,且降幅較五月擴大近50億元,外匯佔款降幅連續六個月的收窄由此終結。分析稱,人民幣匯率波動和積極性因素,是造成上月外匯佔款環比繼續減少的主因,隨着後期積極性因素減弱,美元指數繼續低位震盪,及中國短期經濟數據的超預期改善,預計未來外匯佔款數據將逐步改善。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表示,上月外匯佔款降幅環比擴大與季節性因素有關。事實上,夏季是出境遊高峰,居民購匯需求有所增加,且境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在年中時集中派發股息等,均對外匯佔款構成了一定負面影響。
他續稱,上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先升後貶」,同期美元兌人民幣一年期NDF報價多數交易日均在七以下水平,顯示市場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已明顯減弱。
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指出,央行口徑外匯佔款走勢,與中國外儲數據總體仍保持一致,雖然上月外匯佔款環比降幅較前值略有擴大,但隨着人民幣匯率的企穩,外匯佔款將逐步趨於穩定。他又認為,若外匯佔款企穩,有望對M2構成正向拉動。
美匯指數疲軟帶動昨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調升212個基點,報6.7562,錄去年11月4日以來新高。當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日盤收報6.7699,較上日日盤及夜盤收盤價分別升143及42個基點。
李慧勇預計人民幣趨勢性貶值已經終結,下半年人民幣匯率將進入「區間波動」。他判斷,隨着人民幣匯率的逐步企穩,下半年央行口徑外匯佔款環比跌幅將逐步收窄,甚至年內將從環比負增長轉為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