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況波譎雲詭,就連股王騰訊都遭內地狠批,市值一夜間蒸發逾千億,受遭殃之股民均嘆奈何,身邊友人說,近年市況反覆,即使買正股「順道」購入相關窩輪作對沖,亦不易賺錢,「倒不如撥一筆資金短炒,買入對沖基金,有管理團隊代為投資,不用費神」。想起我們母公司系內,亦有俗稱「九號牌」的資產管理牌照,便往隔壁辦公室走一趟。
雖說是「鄰居」,但平日大家甚少就投資方面進行交流,作為集團的財經公關,亦不知道他們實際操作情況,神秘莫測。進入他們辦公室須由他們引領,並需要再輸入密碼才能進入,而大門開啟後,眼前便是一系列跟他們並肩作戰的專業電腦終端機,例如彭博、路透等。
置身於「秒秒鐘幾百萬上落」現場,甫坐下立即替友人查詢,「對沖基金是否真正能避險?跌市也有錢賺?」投資團隊主管就坦言,他們的投資目標是保本並追求絕對回報,投資組合內若持有證券、商品期貨及外匯等,多元化種類資產,確有助避開市場風險。但同時間,不少對沖基金會作較長年期投資,例如於企業上市前入股,成為策略投資者,甚至投資初創企業,若企業最終成功上市或獲併購,回報則甚豐,例如一間初創企業,三年後成功上市,回報最高能夠翻一倍。可是這些「高風險、高回報」投資,每當面對環球市況下跌,市值「縮水」程度可能更快,因此,市場上八成的對沖基金均不能真正避險,認為對沖基金只作短線炒賣,亦屬市場誤解。
那你們如何在逆市時「靈活走位」?對沖基金主管謂,比起傳統基金,他們採取的策略較多樣化,例如持長倉或短倉,即沽空、運用槓桿比率加大投資回報,在市況不穩時,傳統基金只能減少股票持倉,增加現金比例,但對沖基金卻會主動尋找資產作沽空,賺取回報。
既然提供予專業投資者買賣,投資對沖基金門檻為多少?主管告訴我,市面上最低入場費乃每基金單位十萬美元,然而每所資產管理公司各有不同,亦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必須考慮本身的財政狀況,並且清楚了解對沖基金的獨特性質和所涉風險。當然,在選擇時,切勿單憑基金的過往表現作為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