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商務部:東亞合作港角色吃重

時間:2017-07-12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圖:逾千名政商界人士在港出席第三屆香港高峰論壇 /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香港中華總商會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昨日於灣仔會展舉辦第三屆《香港高峰論壇》,作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活動之一。國家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副部長傅自應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可在東亞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包括打造為重要的投融資平台,交通物流樞紐和貿易物流中心以及專業服務平台。中國貿促會會長姜增偉強調,「一帶一路」是香港歷史性的機遇,應全面融入,必將為港開創新的美好前景。/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趙建強

  傅自應表示,東亞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近來東亞區域合作已由初步東盟內部一體化,逐漸發展與各經濟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當中包括中國東盟自貿區。

  強化離岸人幣樞紐地位

  他指出,在2015年,中國、日本與韓國與東盟貿易總額為7086億美元,佔東盟對外貿易總額的31%,三國對東盟國家直接投資311億美元。中、日、韓與東盟互為重要的旅遊客源地,2016年中國赴東盟、日本及韓國的旅客數量,佔中國出境遊的總數近四分之一。中國是日、韓最大旅客來源地,有關數據表明10+3國家之間經濟已密不可分,並在區域合作推動下,東亞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重要引擎,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亞洲力量。

  談及香港在東亞區域合作的角色,傅自應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又是全球公認最自由經濟體,在促進地區貿易、投資、經濟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他說,香港依靠「一國兩制」制度的優點,可分享內地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亦是內地對外開放的試驗場,具備發展先機。

  他指出,香港是東亞很多國家的經貿重要發展夥伴,故香港應更深及更廣參與東亞區域合作,有利各方互利共贏。他提出,香港可發揮三方面作用。一、打造重要投融資平台,香港可為區內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途,在東亞國家推廣人民幣業務,參與絲路基金、亞投行,強化全球離岸人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功能等;二、可打造為重要交通物流樞紐和貿易物流中心,主因是香港碼頭、機場及高鐵配套完善;三、可打造為專業服務平台,為重大項目建設,提供諮詢、國際聯繫和專業配套,建設亞太國際法律和解決爭議的中心。

  逾千政商界人士出席

  中國貿促會會長姜增偉表示,東亞經濟快速發展和區域合作日益深化,必將為香港帶來巨大機遇,而香港是21世紀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且地理區位得天獨厚,專才薈萃,又具有國際化人脈等優勢,只要香港抓住歷史機遇,香港將創造更輝煌美好的未來。

  論壇昨日吸引逾千名政商界人士出席,並由中聯辦副主任殷曉靜、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擔任主禮嘉賓,其他講者包括:政策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菲律賓貿工部部長羅蒙.羅佩斯、泰國商務部部長阿披拉迪.丹達邦、柬埔寨商務部部長潘索薩、越南工商部副部長高國興、新加坡貿工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印尼貿易部部長特別顧問(國際關係)多迪.艾活、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絲路基金總經理及執行董事王燕之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