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內地實體零售回暖 社區商業尋轉型升級

時間:2017-07-04 03:16:23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周琳北京報道:商務部昨日發布《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16/2017年)》。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零售業經營單位共有1811.91萬個,同比增長5.2%。全年商品零售額近2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實體零售出現結構性回暖跡象。

  報告指出,2011年開始,大型零售企業銷售額增速連續放緩,近兩年甚至出現負增長,進入2016年,見底回穩態勢明顯,尤其是下半年以來大型零售企業增長情況已經出現好轉。

  實體店數字化程度提高

  隨着更多零售企業將互聯網技術應用於日常運營,供應鏈各環節互聯網化改造逐步深化。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截至2016年12月,全國企業開展在線銷售的比例已經達到45.3%,比上年提高12.7個百分點。

  支付寶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有近1000家大型購物中心、5萬家超市便利店、55萬家餐廳參加了雙十二活動。

  近年來,實體店受到網絡零售巨大衝擊,經營陷入困難,電商企業流量紅利消褪,發展遇到瓶頸,加上消費訴求發生深刻變化,實體零售與網絡電商正逐步從獨立、對抗走向融合、協作。

  報告指出,近幾年內地消費群體發生深刻變化,當前80、90、00消費人群約有5.5億人,這部分新興消費人體處於買房、結婚、生育的黃金時期,是商場新業態的推動者和參與者。

  「小而美」零售業態成趨勢

  在場地租金攀升、企業利潤下降的大環境下,門店越開越小儼然已成為內地實體零售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便利店、精品超市、社區型購物中心等社區商業將成為零售企業尋求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2016年11月,阿里巴巴入股三江購物,旗下的淘寶便利店先後進駐杭州、上海、寧波。

  2017年2月,京東集團宣布年內將在全國開設1萬家家電專賣店;兩個月後,京東集團「百萬便利店計劃」便出爐。

  該報告稱,伴隨着社區零售整合化、投資成本低,成熟周期短的社區零售必將成為支持行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從長期發展來看,「小而美」的社區化零售業態將更符合新形勢下消費市場的客觀需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