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財政部首次境外發美元國債 額度20億

時間:2017-06-14 03:15:33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邵淑芬報道:財政部昨日宣布,今年將在境外發行140億元人民幣國債和20億元美元主權債券。其中,人民幣國債將於香港上下半年各發行70億元;美元主權債券將於下半年發行。今年人民幣國債金額較去年的280億元大減一半,但新增發行20億美元國債,令境外發債規模與去年相若。

  市場人士指,人民幣國債額度縮減,與人民幣貶值令投資需求減少有關,而發美元主權債,令國債發行更具彈性。

  分析:參與國際債市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應堅認為,是次財政部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140億元,相當於去年發行規模的一半,應與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萎縮及融資成本較高有一定關係。他指出,4月份香港人民幣存款5280億元,儘管已見底回升,但畢竟還處於近年來一個低位。另一方面,今年首五個月,香港3個月同業拆息高出內地130點左右,離岸融資也不具價格優勢。不過,今年財政部亦發行20億美元國債,在境外總體發債規模與去年的140億元差不多,今年發債只屬於結構性調整。

  對於今年國債發行增加了20億美元主權債券新品種,他表示,這顯示內地債券發行更加靈活,亦更市場化,充分利用了境外美元資金較便宜、美元債券發行較便利的特點,參與國際債券市場。他續稱,募集的美元調回內地,可增加外匯儲備,是一舉兩得的措施。新發行的美元主權債券面向境外,由於香港是亞洲美元債券的主要發行市場之一,美元國債發行也會令香港受益。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雖然財政部今年在境外發行140億元人民幣國債較去年280億元大減一半,但若計及20億元美元主權債券,規模實與去年差不多。他指,今年人民幣國債規模縮減,相信與近兩年人民幣貶值,令投資者對投資人民幣債需求減少有關,故將一半發債額度撥去發美元債。他續稱,內地正面對資本外流的壓力,發美元債可視作資本流入,增加外匯儲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