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第二批銀色債券(Silver Bond)的認購期踏入第二周,及將於周三(14日)下午2時截飛。總結上周的認購反應,投資者對銀色債券的興趣轉淡,市場人士估計認購金額將低於去年,甚至連認購人數也有機會同時下跌。究其原因,主要是股市暢旺、樓價持續於高位徘徊,加上人民幣定存吸引力回升,資金不愁出路,不利銀債銷情。
去年推出的首批銀色債券受到「銀髮族」歡迎,大約7.6萬人提出申請,申購金額89.31億元,相對30億元的發行額,超額認購近兩倍。不過到了第二批,銷情有轉淡跡象。以大新銀行(02356)為例,自發售以來至上周五為止,四日來的人均認購金額接近六萬元,即大約六手左右,較去年同期的人均12手大幅減少50%。
人幣定存息口更高
華僑永亨銀行則說,上周認購期內,大部分客戶認購5至10手,與去年相若,亦有個別客戶認購高達數十手,平均每人認購十手。
「股市比較暢旺時,一般而言,保本、低風險產品的受歡迎程度會差少少。」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說,估計第二批銀債的認購人數和金額,均會低於去年。他解釋,當投資者傾向預期股市氛圍向好,回報率只得2厘左右的產品(例如銀債),難免「睇唔上眼」,加上通脹水平不高,令銀債變得有如「雞肋」。
另方面,人民幣匯率企穩,「人仔」定存年息最近亦見上升,溫傑估計部分長者或重投人民幣定存懷抱。由於其他投資產品的競爭力上升,「低風險又有、高風險又有」,銀債的吸引力相對下降。
永隆銀行存款部主管龔志明表示,近期做人民幣定存的客戶「略見增加」,但暫時未見大幅上升。不過他同時指出,樓價持續於高位徘徊,部分銀行客戶(主要是家長)慷慨斥資協助子女「上車」,「磚頭」成為時下頗為熱門的另一資金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