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跟着全運遊廣東/惠州篇/感受千年詩意 飛躍惠州山水

時間:2025-11-02 05:01:29來源:大公报

  圖:俯瞰惠州。

  蘇東坡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無人不曉,但或許人們還不太了解這句詩背後的寶藏城市——惠州。作為十五運的辦賽城市之一,隨着賽事在此陸續舉辦,不少觀眾遊客因賽而來,感受鵝城山海間的動感與詩意。這裏匯聚了人文西湖、黃金海岸與嶺南名山,深厚文脈與壯麗山海歷經千百年對話,鈎織出這座城市的多面氣質。/大公報記者 李紫妍惠州報道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紹聖元年(1094年),年近花甲的蘇東坡被貶謫於惠州,在此寓居近三年,同情、關心民生疾苦,深受當地百姓愛戴,也鍾情嶺南山水,留下許多詩文。循着他的詩篇,足以在惠州開啟一段穿越千年的文脈之旅。

  西湖覓蘇堤

  惠州的人文底蘊約半來自西湖,歷代共有四百多位文人墨客吟詠湖上,留下最深刻印記的仍屬蘇東坡。此湖曾有郎官湖、豐湖之名,蘇軾被貶惠州後,這一池秀麗的嶺南湖光山色令他常常憶起杭州西湖,又因湖位於城西,於是蘇軾在詩文中也將其稱作「西湖」,惠州西湖自此揚名。

  惠州西湖湖區狹長、湖岸線較曲折,孤島、半島等陸地形態豐富,無論漫步還是遊船其中,都可體驗移步換景之美。自古至今,景區內形成了「五湖六橋十八景」的景觀布局,其中不少與蘇東坡直接相關。

  由城區鬧市步入西湖,可見一條寬闊石堤橫於湖水之間,蘇東坡在惠時,為減去民眾划船涉水過湖的不便,捐出皇帝賞賜的黃金,資助修建了連通西湖兩岸的堤、橋。後世為紀念蘇軾,將這條長堤命名為「蘇堤」。

  漫步蘇堤,放眼平湖,孤山、塔影、朱樓、碧樹、花艇皆倒映水中。走盡長堤抵達孤山,這裏是惠州西湖蘇東坡名跡集中的地方,也是東坡園所在。園內建有東坡紀念館,多處亭軒景觀以及東坡詩詞石刻、雕像等,展示蘇東坡寓惠生活。六如亭、朝雲墓亦是孤山名跡,其中生死相隨的知音之情,引無數後人瞻臨。

  惠州西湖還有許多值得「把玩」之處。尋文脈,須到宋代廣東著名四大書院之一、惠州府的最高學府的「豐湖書院」一探究竟;溫歷史,可到惠城要塞飛鵝嶺,這裏歷來是兵家重地,在「辛亥革命惠州光復」「國民革命軍兩次東征」「抗日戰爭」多段歷史中均留下紀念遺址;喜自然,必不可錯過西湖鳥島,一萬多隻鷺鳥等鳥類棲息於此,可乘遊船繞行於湖心諸座綠島,悉心觀賞。

  「尋仙」羅浮山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在蘇軾的「荔枝」名篇中,其實還藏着一處嶺南勝景——羅浮山,享有「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百越群山之祖」等美譽。在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的廣東,主峰海拔高達1296米、80多座山峰海拔千米以上的羅浮山足稱壯觀,南來的海風與北來的氣流在此交匯,形成常年雲霧繚繞之景,也使其自秦漢以來就有「仙山」之名。

  仙山引名士,從東晉開始,以道教理論家葛洪隱居羅浮山為契機,羅浮山成為聞名海內的道教名山,形成「五觀一沖」的景觀並保留至今,成為如今人們探尋道教文化的聖地。其中,始建於東晉的「沖虛古觀」至今保持着清代重修時的格局,名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羅浮山的自然勝景也為登山徒步愛好者提供了多元線路。從輕鬆的獅子峰線路到有挑戰性的飛雲頂攀登,每條步道都藏着獨特風景,沿途可見從宋代至民國的摩崖石刻,既是指路標識,更是與歷史時空對話的窗口。乘坐纜車緩緩「凌空」而上又是另一番風景,蒼翠雲霧、飛瀑流泉都從腳下掠過,如同閱覽一幅磅礴的山水長卷。

  今年,一條新建成通車的環兩山旅遊公路又為遊覽羅浮山帶來全新視角。這條旅遊公路全程218公里,以獨特的8字形串聯起南昆山和羅浮山兩大名山勝境,貫通9鎮54村200多個景點,羅浮仙山、千年古榕、萬畝竹林、層疊茶田等沿路依次鋪展。

  悠遊海岸線

  281.4公里的黃金海岸線,讓惠州的濱海風光聞名全國,從空中俯瞰如新月相擁的雙月灣,到散落着百餘座島嶼的大亞灣,再到各具特色的巽寮灣與小徑灣,海洋之旅是探索惠州不可錯過的一條線路。

  雙月灣堪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兩個海灣酷似兩輪背靠背的新月,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海洋「性格」:西側的平海灣風平浪靜,細軟的白沙灘綿延數公里,是親子玩沙、悠閒漫步的理想去處。而東側的紅海灣則因直面外海而波濤洶湧,成為衝浪愛好者的樂園,在這裏可以感受大海最原始的力量與激情。

  巽寮灣則是當地開發最早的濱海度假區之一,海岸線長達20多公里,有8個海灣,這裏的海灘平緩寬闊,沙質潔白細膩,還有億萬年前形成的奇特礁石群、浪漫神聖的出片聖地玫瑰禮堂、銀白色的小眾沙灘金銀灘、大型趕海公園等,配套設施完善、遊樂項目豐富,是休閒度假好去處。

  大亞灣面積廣闊,星羅棋布着上百個大小島嶼,戶外愛好者可以在三門島清澈見底的海水中浮潛,與斑斕的珊瑚礁魚群嬉戲,或是在小桂灣騎行趕海,品嘗新鮮上岸的地道海鮮,抑或在黃金海岸的天然沙灘泳場中暢快游動。此外,大亞灣最精華的海岸景觀段還建設有濱海綠道,可以沿路觀賞沿岸綿延的山景、蜿蜒的海岸線以及茂密的紅樹林濕地,是深受騎行愛好者歡迎的線路。

  追憶崢嶸往昔

  在惠州的土地上,還深藏着一段紅色記憶,這裏是東江縱隊的搖籃,是華南抗日的重要根據地,書寫着一部厚重的紅色史書。坐落於羅浮山麓的東江縱隊紀念館,是追尋這段歷史的首選之地,展館內通過大量的文物、史料和現代展陳技術,展示了東江縱隊從1938年組建到1946年北撤的完整歷史,從戰士們使用過的簡陋武器、樸素的生活用具,到民眾支援前線的推車,還有以生命為代價保留下來的珍貴的東江縱隊《前進報》印刷機等,都講述着一段艱苦卓絕的抗戰歷程。

  除了紀念館,惠州還保存着眾多東江縱隊活動遺址。例如羅浮山中曾成為東江縱隊指揮中心的沖虛古觀,秘密大營救的重要中轉站之一東湖旅店,位於惠陽區秋長街道的葉挺紀念館,以及龍門縣低冚村、惠東縣安墩鎮等仍保留着抗戰印記的紅色村落,這些散落在青山綠水間的紅色印記,與人文勝景融為一體,構成了這座城市完整而生動的歷史畫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