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美元弱 人幣中間價七個月最高

時間:2017-06-08 03:16:26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張錦頤報道:人民幣中間價六連升,人民幣兌一美元昨日再三升76點報6.7858。當日在岸日盤收盤升28點報6.7940,與中間價同創7個月新高。中國央行公布5月份中國外匯儲備連續四個月環比增加,分析料將有利人民幣匯率短期穩固。

  美元指數偏弱昨日繼續推升人民幣中間價,但客盤逢低購匯需求開始湧現,明顯限制了匯價反彈空間;從成交看,昨日在岸成交金額為233.66億美元,與上日的237.58億美元幾近持平。

  「超級周四」襲來,當日市場將迎來英國舉行大選、歐洲央行議息、美國前FBI局長在國會作證三大重磅事件的考驗。市場情緒轉趨謹慎。但有交易員相信,外儲向好,可能促進人民幣短期的穩固。

  包括摩根士丹利、滙豐等外資投行已調高人民幣兌美元的預期。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估計,未來美元走勢或繼續走軟,加之中國資本管制的趨緊,預計至2017年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不會跌穿7,2018年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預期值或不會跌穿7.1。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預計,年內中國沒有大的資金外流和外儲縮減壓力,至年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或在6.8左右。

  此外,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昨日在一論壇上表示,不靈活的匯率,在一些領域人民幣國際化其實走了回頭路。成為中國下一步經濟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的約束,當前急需改革中國的匯率體制。

  他認為,人民幣要成為一種國際貨幣,必須要有一個強大開放的經濟體來支持,所以持續增長開放,是很必要的前提。但是這不夠,還必須有規模很大、產品種類很豐富,同時流動性很充裕、相對穩健的國內金融市場。他強調,在推動「一帶一路」過程中,需要首先建立一個相對有效的金融體系;也有很多市場的基礎設施需要建設,比如要不要用人民幣作為未來交易的主要貨幣,還是讓特別提款權(SDR)發揮更大的作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