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快遞企業加速外闖

時間:2017-06-04 03:15:29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快遞行業成本壓力漸增,利潤率大幅上升空間減少

  最近,中國快遞業非常熱鬧,先有圓通速遞(600233.SH)入主先達國際物流(06123),後有順豐控股(002352.SZ)與UPS成立合資公司;隨後在「世界小商品之都」浙江義烏舉行的「2017新快遞物流發展大會」上,圓通速遞又發起國際化物流快遞聯盟平台「全球包裹聯盟」(GPA),搭建全球快遞物流網絡。分析指出,內地快遞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中國快遞企業已將目光轉向國際市場,加快步伐「走出去」。/大公報記者 林靜文

  2016年,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民營快遞企業的上市潮,通過上市獲得融資的快遞企業,將「戰場」轉移到海外,開始新一輪廝殺。國家《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絡。不過,目前國際快遞市場仍是FedEx、UPS和DHL等國際巨頭的主場,故有分析認為,哪家快遞企業先打開國際市場,哪家就具有先發優勢。

  跨境電商規模不斷增大

  隨着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進,跨境電商規模不斷增大,近五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年複合增長達60%,去年更突破3000億元,國際快遞市場成為內地快遞企業的突破點。經過近一年的磋商,「中國快遞第一股」圓通速遞率先宣布,收購先達國際61.87%股權,冀借助先達國際全球化的布局,踏足國際市場。

  不久前,順豐控股也發公告指,與UPS分別斥資500萬美元,成立合資公司環球速運,主要經營推廣和開發聯合品牌的國際快遞服務,助力順豐和UPS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國際貿易物流產品,聚焦B2B和B2C客戶的跨境貿易,拓展全球市場。

  申萬宏源研究指出,內地快遞行業競爭大,成本壓力增加,令利潤率大幅上升空間減少,快遞企業將轉向目前涉足較少的國際快遞業務。報告還指出,隨着內地快遞市場格局逐步穩定,國際快遞市場將成為本土快遞企業的必爭之地。

  快遞物流一體化將加快

  圓通和順豐在國際市場的快速布局,反映中國快遞行業的大規模洗牌潮即將來臨,中小型民營快遞企業會越來越難熬。有分析認為,若要以最快的速度布局國際市場,通過收購具有成熟全球網絡的主流貨代公司,或是與國際快遞巨頭合作,均能大幅縮短內地快遞企業鋪設全球網絡的時間。

  天風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過去幾年,憑藉快速增長的電商市場拉動,中國快遞市場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快遞國,但無論是行業集中度還是各快遞企業的體系建設,均處於相對早期階段,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仍是最傳統的快遞業務。該行認為,隨着行業增長放緩,快遞企業出於規模成本、企業用戶黏度的角度考慮,必須走上快遞物流一體化的道路。

  天風證券表示,無論是順豐在倉配、重貨等業務的開發,抑或是圓通此次收購,都是快遞公司布局「大物流」的體現。該行認為,隨着快遞公司紛紛上市獲得資本助力,未來將加速在快遞物流一體化方面的布局。同時,狹隘的快遞概念將繼續向廣義延伸,快遞物流一體化、與O2O、倉儲等子領域的融合滲透將會加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