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減產令人失望 油價按周跌逾4%

時間:2017-06-03 22:05:52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6月3日訊(記者趙建強)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於上月25日將減產協定延長九個月至明年3月底,總減產量維持每天180萬桶,此一「利好」消息為國際油價帶來了連續一個禮拜的下滑,紐約期油過去一周再大幅下挫4.3%至每桶47.66美元,迫近5月4日的45.9美元低位,布蘭特期油按周亦跌4.88%至49.95美元,時隔一個月再度跌破50美元關口。

  分析指,市場反應欠佳,主要由於此次減產幅度甚少,分析相信基本難以解決燃油庫存過多問題。消息指OPEC曾考慮提升減產幅度1%至1.5%,但未能通過,使油價大幅下挫。為了穩定油價走勢,OPEC已經放風不排除進一步減產,而俄羅斯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Arkady Dvorkovich)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期間亦表示,即使油價下跌,減產協議也不會因此而改變。

  在「減產」協議的另一面,石油「增產」趨勢並未有減少,獲減產豁免的利比亞,原油產量仍然繼續增加,截至5月底止已增至每日82.7萬桶高點,突破5月中的3 年高峰 80 萬桶,並料繼續升。

  而沒有參加協議的美國,更是不遺餘力地增加產量,其最新活躍鑽油井數目截至6月2日當周已經連續二十個星期上升,按周再增11座至733座,雖然美國石油庫存連跌8周,截至5月26日當周大跌642.8萬桶,超出市場預期,但美國每日石油產量則繼續升,過去15個星期中有14個星期攀升,截至5月26日當周再按周增2.2萬桶至每日934.2萬桶,較一年前多60萬桶。

  此外,分析指出,OPEC的減產亦有不少「水分」,由於早前OPEC加大出口致美國庫存高企,過去多月美國正在努力「去庫存」,而美國相對透明的數字正好給予市場「減產信號」,但實際上不少石油正出口去一些庫存並不透明的國家如中國,實際減產數字無人知曉。

  而俄羅斯經濟部長 Maxim Oreshkin上周四(1 日)亦承認,俄國已準備好「永遠活在油價 40 美元或更低」的情況,目前該國的經濟政策,都是在每桶原油價格僅 40 美元的假設基礎上,有關言論也使油價前景走勢更為悲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