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恒指本周上升284點或1.1%,過去四周港股皆是升市,累計上漲1447點或5.9%,國企指數兩周連升,累漲399點或3.9%\中通社
MSCI全球股市指數破頂,港股直迫二萬六關口。恒指昨日早段最多升164點,但之後遇到阻力,收市升114點,報25924點。不過,高盛唱好A股有六成機會「入摩」,料未來五年會有4600億美元流入股市及債市。市場憧憬港交所(00388)受惠,該股昨日大升4%,收報205元。\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港股昨日曾高見25973點,再創近23個月新高,最終收報25924點。當中有近800隻股份上升,下跌股逾600隻,沽空比率輕微上升至13.63%。成交額852.4億元,較上日微增約6.27億元。
港股連升四周累漲1447點
總結全周,恒指升284點或1.1%;連升4周累飆1447點或5.9%。國企指數收報10666點,升46點或0.4%。國指全周升86點或0.8%,連升兩周累漲399點或3.9%。
市場焦點落在A股會否納入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高盛發表報告預測,A股有六成機會被納入。報告又指出,五年後中國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或達34%,佔其全球指數的權重達4%。到2021年,中國債券可能分別佔新興市場及全球債券基準指數的一成及6%。未來五年將分別給股巿和債市帶來2100億美元和25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此外,普遍市場預測,若A股成功被納入MSCI,生效初期將吸引70億至100億美元資金入市。
由於預期A股入摩後有大批資金流入港股,市場憧憬港股的成交額會持續上升,當中最快受惠會是港交所,率先觸發港交所昨日上漲4%或8.2元,突破200元,U盤嘜至全日高位,收市報205元,半年新高,成交增至20億元;單隻股份推升恒指29點。
回顧近年A股三次闖關失敗原因,主要是內地仍限制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資本贖回、A股的停牌機制,以及內地監管機構仍會預先審批A股相關的金融產品。不過,自滬股通及深股通取消了總額度上限,已減少了投資A股的障礙,而A股停牌數量已較一年前大減。另外,MSCI將以滬股通及深股通為基礎,初期只納入滬股通、深股通內的大型A股,數目由原先448家,大減至169家,權重比例亦有所減少,可視為降低了「入摩」門檻。
入摩概念股偷步炒上
MSCI明晟將於6月20日決定是否將A股納入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招銀國際研究部策略師蘇沛豐表示,投資者可留意,參考去年MSCI公布檢討結果前的港股表現,市場會於公布前三周炒「入摩」概念股,並於一周前套利。概念股包括內地券商股、內險股;以及料將成為首批獲納入指數的大型國企銀行股。現時正好離MSCI公布結果尚有三周,昨日建行(00939)及工行(01398)分別升1.1%及1.9%,收報6.6元和5.4元,同創52周高,港交所亦被炒起。反映市場開始偷步炒作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