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流動性趨緊 央行擇機「放水」

時間:2017-05-31 03:15:33來源:大公網

  圖:央行關注市場對半年末資金面存在擔憂情緒,將採取措施,保持流動性穩定,穩定市場預期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6月MPA(審慎宏觀評估體系)考核臨近,加上美聯儲當月升息預期的不斷升溫,市場普遍憂慮6月市場流動性或大幅趨緊。央行在5月25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座談會上指出,已關注到市場對半年末資金面存在擔憂情緒,考慮到6月份影響流動性的因素較多,擬在6月上旬開展MLF操作,並擇機啟動28天逆回購操作,搭配好跨季資金供給,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穩定市場預期。專家預計市場流動性或在較長時間內呈現「區間震盪」格局,金融安全仍是央行政策的底線。

  「央行主要通過市場資金面價格,及市場輿情等情況來了解流動性實際狀況。」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明言,從資金價格看,月末時分市場資金面已逐漸趨緊,市場輿論壓力也給了央行站出來維護市場信心的動力。他續稱,IBLI(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指數)已從5月25日的負0.66,升至翌日的18.40,風險狀況亦從「正常」升至「關注」級,預計引導市場預期、維護市場流動性的基本穩定,是央行在5月末提前透露下月流動性供給安排的主要目的。陳冀相信,6月央行最終將依據市場流動性實際狀況,搭配好跨季資金的供給。

  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用流動性「短鬆長緊,監管堅忍不拔」來形容未來央行的政策取向,央行已表示要通過穩健中性貨幣操作,為監管行動創造相對平穩的流動性環境。他相信,銀行間流動性緊張已傳導致實體經濟,並引發貸款利率相當於一次升息的上行,監管政策雖從前期的「疾風驟雨」轉向「綿綿不絕」,但「不達目的不會罷休」。預計未來中國央行將繼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削峰填谷」,藉此盡力營建相對平穩的流動性環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