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治理大氣污染,中央政府銳意推廣包括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消費。大勢所趨,德銀相信,即使燃氣分銷的利潤率遭到壓縮,但天然氣銷量的增長,燃氣分銷商最終都可以得益。
內地天然氣消耗量的提升,並非純粹證券界一廂情願的預期。根據發改委數據,四月份燃氣需求按年增長22%,增幅高於三月份的19%。今年首四個月燃氣需求增長13%。富瑞稱,內地天然氣傳統需求旺季是12月份至翌年2月份,因為正值供暖高峰期。冬季天然氣需求只會有約6%溫和增長,到春季的需求增幅會擴大至超過20%。今年情況有別於行業慣性,相信是以氣代煤政策所致,使到工業用氣顯著增加。富瑞表示,對於今年天然氣10%的需求預測,現在看來是過於保守。
瑞信相信,內地天然氣需求將呈現復甦態勢,2017年升幅可能達到中高端雙位數(mid-to-high teens)。2016年需求量增加13%。更重要的是,與天然氣監管相關的政策面會逐漸明朗化。
德銀歸納出四個利好燃氣股的潛在因素:第一,內地積極推進以氣代煤政策,減少居民及工業耗煤量。第二,推進上游天然氣資源改革,增加天然氣供應來源;第三,天然氣門站氣價或會在淡季下調;第四,管道運輸費、分銷費下降。
儘管德銀看好天然氣消費前景,可是關注燃氣銷售利潤率會有向下空間。現時燃氣分銷商普遍表示售氣業務的利潤率趨穩,但德銀相信,於2017年至2019年間,燃氣分銷商向工商用戶供氣的利潤會減少5至8分人民幣/立方米,跌幅約7%至11%,一方面是政策要求,另方面是為爭取大型企業客戶,需要適度下調供氣價格作為誘因。
德銀表示,內地監管部門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推行與天然氣相關的改革措施,從政策諮詢到落實過程中,燃氣股無可避免受到壓力,因為政策不明朗性,往往使到投資者卻步,而這正正為投資者提供吸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