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證監會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監管,加大檢查和處罰力度/路透社
為了維護市場秩序,促進證券基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昨日表示,國海證券存在內部管理混亂、合規風控失效、違規事項多發等問題,擬對國海證券採取暫停資管產品、新開證券帳戶、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受理,為期一年。同時,決定暫停受理新沃基金的公募基金產品註冊申請六個月。證監會稱,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監管,加大檢查和處罰力度,對違法違規的「害群之馬」,堅決清理出從業人員隊伍。/大公報記者 陸鈺
去年底國海證券相關人員偽造印章簽訂債券業務協議從而引發糾紛,並引起市場動盪。證監會昨日公布,去年12月13日國海證券發生債券風險事件,公司原員工張楊等人,以國海證券名義在外開展債券代持交易,未了結合約金額約200億元人民幣,涉及金融機構20餘家,給債券市場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業內:公募應回歸主業
針對上述事件,證監會擬對國海證券資管產品備案一年,暫停新開證券帳戶一年,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受理一年,責令國海證券一年內限期改正,並增加內部合規次數;對張楊、郭亮2名違規人員認定為不適當人選,(分別在10年、8年內不得擔任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相關職務)其涉嫌違法問題移交稽查部門調查處理,對與事件相關的5名違規人員移交中國證券業協會註銷證券執業資格;對負有管理責任的2名分管高級管理人員撤銷任職資格;對負有監督責任的3名歷任合規總監公開譴責;對其他有關人員責令公司進行處分。
對負責國海證券內部控制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證監會還將對其執業質量進行核查後,依法處理。
此外,對於新沃基金管理公司在去年12月旗下管理的乾元2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因持有的信用債券違約及高槓桿操作而發生大額質押回購到期無法償付的情況。
證監會在核查發現,新沃基金對前述專戶產品的風控缺失、管理失當,是造成風險事件的根本原因。
同時,新沃基金在公募基金的管理上也存在一定違規問題與風險隱患。責令新沃基金針對核查發現的合規風控問題進行改正,暫停辦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備案手續;暫停受理公司的公募基金產品註冊申請6個月;對負有管理責任的董事長、總經理及督察長出具警示函。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引述一位第三方機構人士表示,「當前有一些公募基金公司特別是新公司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專戶業務做得很大,公募產品卻發得很少、規模也特別小,而且這兩年來專戶業務出問題的其實不在少數。所以監管層這樣的處理非常有必要,是對整個行業起到警醒作用」。另有大型公募人士也表示,公募基金應該回歸主業,不要本末倒置。
行政處罰六宗案件
證監會強調,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從事資管業務應堅持資管業務本源,謹慎履行管理人職責,不得從事讓渡管理責任的所謂「通道業務」。證監會將繼續加強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監管,加大檢查和處罰力度。
對經營管理混亂、合規風控失效、違法違規頻發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將依法採取暫停甚至撤銷業務資格等措施;對違法違規的「害群之馬」,堅決清理出從業人員隊伍。
證監會昨日還對六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包括兩宗信息披露違規案、兩宗操縱市場案、一宗內幕交易案,一宗期貨公司違法違規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