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投資者對全球石油過剩的憂慮有增無減,油價較難大幅反彈
國際油價在五月初跌至43美元,創油組達成減產協議以來最低水平後,在過去兩周大幅反彈,單在本周以來,便已急升了接近5%,原因是沙特和俄羅斯傾向把減產協議延長九個月,抵銷了美國原油庫存不斷增加的影響。問題是,沙特和俄羅斯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角色已變得被動,一旦市場消化了減產消息後,油價便會再度下跌,而俄羅斯與沙特可能又要被迫再延長減產數個月,最終減產可能成為常態,直接削弱了它們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而間接幫助了不斷增產的美國擴大市場。
紐約期油在周一大幅反彈近4%後,在周二進一步上升逾1%。市場人士對油價的後市一致看好,投資銀行高盛更相信,隨着沙特和俄羅斯兩國同意把減產行動延長多九個月,其他油組和非油組成員國亦必會跟隨,屆時油價將會進一步上升,甚至有力挑戰60至70美元。
油價四個月曾升兩成半
事實上,自從油組和非油組國家在去年達成聯手減產協議後,油價曾在去年十一月初的低位43美元,大升至今年二月底的54美元,升幅達兩成半。
然而,當真減產了兩個月,市場消化了減產的消息後,石油市場又再回復了基本面,即仍然要面對美國石油庫存不斷創新高的事實。油價於是再度下跌,在五月初再度跌至43美元的水平。油組和非油組國家乃迫不得已,唯有放風延長減產。
雖然延長減產的消息令紐約期油曾重上49美元,布蘭特原油更曾重上52美元,不過,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此舉無異於飲鴆止渴,因為待市場消化了延長減產消息後,油價便會再度回升,屆時兩國勢必再延長減產。
減產刺激美頁岩油生產
此外,減產反而刺激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積極生產石油以填補失去的產量,將令美國的原油庫存更多,全球石油過剩的問題繼續揮之不去,油價亦難以再升。
因此,俄羅斯與沙特若一味單靠減產來托油價,最終將會大大失去市場佔有率,而美國則因為產量增加而日漸填補了沙、俄的市場位置。
美國去年向二十六個國家出口石油,多於2015年的十個國家,而一向主要向油組國家入口石油的中國,去年更成為了美國的第三大石油出口市場。美國今年二月出口石油111.6萬桶,比起去年同期的37.4萬桶高近三倍。
美石油出口料超四油組國
專家估計,美國今年石油出口的分量可能會比利比亞、卡塔爾、厄瓜多爾、加蓬四個油組國家合共出口的還要多。
另外,不單美國頁岩油供應商正不斷增產,美國總統特朗普亦計劃開發基石LX輸油管和達科他輸油管。專家認為,油管一經開發,原油生產將會增加至每天100萬桶,勢令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大大削弱了油組和傳統產油國的勢力。雖然專家亦指出,美國兩條油管最快要在七年後才開始運作,但由於全球投資者預期油管將會成功運作,對全球石油過剩的憂慮勢進一步增加,油價更難大幅反彈。如油組和非油組國家為了托油價而繼續減產,最後只會令美國有更大空間填補市場缺口,傳統產油國只會賠了夫人又折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