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債券通將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這是繼滬港通和深港通後,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再揭新篇章,也是一份迎接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特別禮物,意義重大。境外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投資內地債券市場,將由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處理開戶及合規要求,這不僅為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市場提供更多便利和選擇,同時也將進一步帶動內地債券市場的開放和國際化。
債券通的推出,表明中央支持香港與內地合作、支持香港發展經濟及改善民生的力度只會加大不會減弱,並將從如下兩個層面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第一是補香港「股強債弱」短板,促債市長遠發展。香港債市規模不大亦不算活躍,落後於區內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債券通渠道遠比滬港通、深港通複雜,債券通開通將促進香港金融基建上新台階。債券通雙向開通之後將為香港債市引入大量增量資金,更多參與主體將到香港發債和交易活動,這將有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長遠穩健發展。
第二是鞏固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注入新動力。
助穩人幣資金池規模
目前中國內地債券市場是全球第三大債市。截至今年3月,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達8301.62億元人民幣,佔比僅1.24%,意味通過香港債券通平台購買內地債券的交易量將非常巨大。債券通為香港5000多億元人民幣存款,以及大量海外資金,提供配置人民幣資產新管道的同時,將有助於穩定香港人民幣資金池規模,為發展更為豐富的人民幣金融產品提供支持。境外投資者在離岸市場自行解決人民幣頭寸,將增加香港市場人民幣外匯交易量,並帶動相關的利率和匯率風險對沖產品的發展。
總括而言,債券通開通表明中央穩步推進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政策方向不會變。中銀香港已在滬港通、深港通中提供全面的銀行服務,在推動兩地股票市場聯通中擔當了重要角色。我們在互聯互通項目中的豐富經驗、營運能力和系統基建,將會為債券通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我們將繼續與兩地監管部門和基礎設施機構保持密切聯繫,積極推動債券通的成功實施,並爭取在此過程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