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方言識別 保存中國傳統文化

時間:2017-05-15 03:16:19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何花深圳報道:除了實用性語言翻譯,訊飛的語音識別和合成技術亦為中國方言識別和保護中國方言作出努力。在擴大了訊飛輸入法的使用人群的同時,科大訊飛將發起「中國方言保護計劃」,建設方言語料庫,研究推動中國方言的保護、傳承及相關應用。

  現可支援二十一種方言

  隨着漢語言文化教育的深入,以及普通話的推廣普及,「方言土話」正加速被人淡忘,年輕一輩許多人已經不會說方言。對此,許多對語言和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士感到憂心。知名主持人汪涵剛剛個人捐款500萬元人民幣希望能夠保護中國方言。

  對此,科大訊飛通過自身技術平台作出了努力。2014年7月,科大訊飛成功研發出合肥話識別引擎,並率先應用在訊飛輸入法最新版本中。其方言語音識別引擎不僅能夠識別純正的合肥口音,對合肥話中的特色詞彙和特定語法均有很好的識別能力。不僅能讓手機「聽懂」合肥話還能深度理解同時「秒翻」文字。

  「科技創新要與人文精神結合,中國人對內交流、對外發聲不只有普通話,方言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土語中有着許多普通話所不能表達的幽默、詼諧、戲謔等意味,不應該隨着時間而流逝。」

  目前,訊飛輸入法已率先支援粵語、四川話、河南話、東北話、天津話、湖南話、山東話、武漢話、合肥話等二十一種方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