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中國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示,銀監會會全角度來做好銀行監管工作,特別注意絕不因為處置風險而引發新的風險。針對近期監管文件密集出台影響市場情況,他指出,加強監管是為了規範銀行業經營行為,化解風險隱患,促進銀行業和整個金融體系的持續健康發展。近期監管文件並無新規定,市場對此沒必要緊張。
肖遠企昨日在銀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前期出台的金融政策,在指導思想和目的上是要開正門,不走旁門,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所有的監管制度和規定都不是限制業務,只要是依法合規開展的業務,都是受到鼓勵和支持的。對於不合規經營,不利於實體經濟發展、防範風險和市場穩定的,從監管角度絕不手軟。
外電昨日引述消息人士稱,銀監會本周已下發特急專項調研通知,就如何防範新型業務風險,如利用同業存單等中短期同業負債對接中長期非標資產,債券投資、委外業務風險防範等開展調研。
肖遠企在會上指出,工作設定自查、督查和整改等環節。目前還處於摸清底數,要在摸清風險底數的基礎上,出台分類處置預案,有序化解風險。為銀行實現合規達標預留時間,安排四至六個月的緩衝期;監管部門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確定整改時限要求。實行新老劃斷,對新增業務按照監管標準進行規範;對存量業務到期實現自然消化。
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同業存單發行7.8萬億,同比增長1.5%。銀行業資金供應充足,流動性比率接近50%。
針對房貸變化,他稱,尤其對中小開發商,以及一些房子比較過剩的三四線城市和房貸集中度比較高的機構,進行風險提示。從已進行的分析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目前房地產貸款質量還是比較好,風險完全在可控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