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五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在北京舉行。目前確認二十八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聯合國秘書長、世界銀行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等政要將出席,與會代表總人數將達千二多人,來自一百一十個國家和六十一個國際組織,國家涵蓋亞歐非及拉美和北美地區。各國對「一帶一路」建設的關注和參與度在不斷升溫。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僅僅三年多時間,已成為當今國際形勢發展中聚焦熱點,成為國際合作的蓬勃發展、前途無量的新生事物。普遍認為,這是國際合作中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富有時代特色的重大創舉,標誌着新型國際合作的開始。
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一帶一路」建設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實踐。習主席指出,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裏,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他還表示,各國要真正認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連帶效應,並強調,堅持同舟共濟,合作共贏。「一帶一路」建設正是在上述理論指導下開展和進行的,嚴格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不論國家大小、貧富、強弱、異同等等,開展以點帶面,以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大發展,不斷擴大朋友圈,彼此休戚與共,實現利益共贏、共用。「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探索和偉大實踐。
「一帶一路」建設順應了世界發展大潮的需要。自二○○八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面臨着深刻變化。各國人民堅持政治上多極化、經濟上全球化,堅決反對霸權和強權,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反對碎片化和排他性的國際合作,積極主張把各國資源和發展能力及各自優勢進行有效大整合,以便造成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逐步走出經濟困境。「一帶一路」建設旨在打造一個開放、包容、共用的合作大平台,把各種力量匯集起來,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利益共用,積極開拓經濟增長新動力和探索發展新路徑。因此「一帶一路」建設成了大家歡迎的最佳國際合作新模式。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及專家學者對「一帶一路」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它有利於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與區域經濟合作。聯合國已把「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載入其文件。
「一帶一路」崇尚務實行動,結出纍纍碩果。「一帶一路」制定了合作目標和各種規則並付諸實施。例如,合作目標:建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合作原則:共商、共建、共用。各國將致力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未來發展願景: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在具體做法上,首先推動鐵路、公路、港口、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發展,所謂「要致富先修路」;與此同時兼顧人文、科技、環境等領域的合作。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中要與沿線各國發展戰略和規劃對接、政策相互協調。還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對現有國際合作機制的挑戰和替代,而是與現有機制互為助力、相互補充。
回應倡議「朋友圈」不斷擴大
「一帶一路」建設的初步框架:以亞洲國家為重點,以陸上和海上經濟合作走廊為依託,貫穿亞歐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涉及世界六十多個國家、四十四億人口,GDP規模超過二十一萬億美元,是世界跨度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新興經濟帶。
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在我國和沿線國家的共同努力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下,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成績斐然。已經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回應支持,四十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不斷擴大。中國與二十多個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協議,同十七個國家共同建設了四十六個境外合作區。中國與沿線國家在港口、航空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開展了大量合作,有效提升了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水準,取得了遠遠超出預期的成果。巴基斯坦人民讚揚說,中巴經濟走廊將改變巴基斯坦的國家命運。
彰顯中國的大國責任,為「一帶一路」建設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習主席在今年初國際會議上表示,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絲綢之路經濟帶一系列重點專案和經濟走廊建設已經取得重要進展,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正在同步推進。他還介紹說,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達到五百多億美元,一系列重大專案落地開花,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效惠及世界。據有關報道,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金融保障體系正在形成。目前設立的各類多雙邊產能合作基金總額已超過一千億美元。中國人民銀行已與二十多個沿線國家央行簽訂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開業運營,中國出資四百億美元設立的絲路基金已參與了一些專案的融資。這些將為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等專案建設提供投融資支持。近日,王毅外長高興地介紹,在高峰論壇會上,中方有望再與近二十個國家和二十多個國際組織商簽合作文件,預計中方各有關部門將與沿線國家對口部門共同制定近二十項行動計劃。
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