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特朗普上任百日。這天他出席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的「籌款大會」,大段時間用在抨擊「假新聞」與「墮落的媒體」,同時拒絕出席每年一度的白宮記者年度晚宴。通常這個晚宴的最大看點就是總統說各種笑話,與各路記者,無論友好的還是不友好的,共聚一堂,構建政府與媒體良好關係。一戰後每個總統都出席這個會議,只有極個別的情況會缺席。特朗普缺席,正是美國政治風氣轉變的寫照。
靠民粹拉住核心選民
首先是民粹。特朗普視美國第七位總統,也是第一個民粹總統傑克遜為偶像,在白宮橢圓辦公室放上傑克遜的照片。但他比傑克遜有過之而無不及。
媒體一向被視為被精英把持。政府與媒體的關係向來既有矛盾又互相利用。大眾媒體興起後,美國總統無不極端重視媒體,少見的敵視媒體的總統尼克森最後黯然下台。但特朗普與「理性地」敵視媒體的尼克森有所不同。特朗普並非天生憎恨媒體,而是「委屈」為何「得不到媒體的愛」,媒體為什麼老與自己作對。為了抗衡媒體,他開創推特政治,繞過媒體直接向民眾傳遞資訊。上任後,推特政治變本加厲。
與推特政治相配合的各種造勢大會。當選後,他四處展開「感恩之旅」;上任後,更創下剛上任就「競選連任」的紀錄。他喜歡這樣活動的原因是能直接面對支持者,這是推特政治不可或缺的重要補充。
推特政治和造勢大會都推動一種情緒高於理性的政治氣氛。目標選民滿足於特朗普的宣傳目標,以及他曾經「嘗試」去做,不再計較能否達成這些目標。這就是特朗普拉住核心選民的秘訣。
民粹政治風氣影響下,美國社會撕裂越加嚴重。左右兩派的街頭「武鬥」不時出現,4月15日,加州伯克利大學附近出現大規模的兩派打鬥,就是一個例子。
利益衝突與裙帶關係
其次是腐敗。在競選中,特朗普一直攻擊希拉里「腐敗」。但在特朗普上台後,腐敗有過之而無不及。特朗普有龐大的生意,剛當選,媒體就發覺他的總統身份與其企業存在數不清的利益衝突。僅在剛翻新開張的華盛頓「特朗普國際酒店」,就因他當選而生意大增。各利益集團都在該酒店搞活動,視為取悅特朗普的方式。媒體多次要求特朗普按照傳統,把企業交託給「盲目信託人」,但他最終只是把生意交給自己的兩個兒子。
上任後,特朗普在推特上幫女兒伊萬卡的生意不順鳴不平,高級顧問康威在電視上幫伊萬卡推銷商品。奇怪的是,美國對各級官員議員都有嚴格的防止利益衝突的要求,唯獨總統一人卻全不受限制。這當然是原先制定法律時,認定總統是道德高尚的君子之故,沒想到特朗普卻是特例。
另一種腐敗形式是裙帶關係。特朗普把女兒伊萬卡與女婿庫什納安插入白宮。他們名義上只是「助理」和「顧問」,繞過了國會批准的關卡,實際上卻掌管了白宮的決策大權。年輕且毫無外交經驗的庫什納掌管多項外交活動,包括對以色列、伊朗及中國的外交決策。其中主管對以色列與伊朗外交的原因,只因為特朗普認為「他是猶太人」,「了解以色列」。他同時又掌管了「創新科技辦公室」等不同範疇的要務。而伊萬卡一面繼續發展自己的生意,一面當「不拿薪水」的總統私人特別助理,在各個問題上影響特朗普的決策。例如特朗普承認,最後下定決心轟炸敘利亞就是聽了伊萬卡的勸告。
政府混亂威信受損
第三是政府混亂,浮誇嚴重。特朗普的特色是永遠superlative(最高級)。他浮誇,凡事喜歡認第一,注重「勢頭」而不注重嚴謹務實,以致美國政府出現罕見的混亂。上任百日,很多空缺仍然懸空,特朗普根本不着急找人頂替。白宮顧問團隊與內閣的配合還未能成形,特別是國防外交政策烏龍頻出。彭斯與蒂勒森訪歐,被盟友質疑他們「說話不算數」,麥凱恩形容白宮不知誰說了算。
第一次軍事行動中攻擊也門恐怖分子就情報不明,資訊混亂,導致一名海豹部隊隊員陣亡,以及多名美國籍的兒童婦女死亡。最近航母卡爾文森號先被說成向北到達朝鮮海域,過了幾天才傳出原來是向南開去印度洋參加演習。從總統到國防部長,到白宮發言人,都沒有人發現錯誤,這種令人驚訝的失誤頓時淪為國際笑柄。
政府消息發放也越來越不靠譜。特朗普推特屢屢大嘴,其不靠譜已經為世人所知。特朗普的喉舌康威,只顧攻擊媒體,自己的說辭也常常錯漏百出。白宮發言人斯派塞每天一次的新聞發布會,為特朗普的大嘴圓場疲於奔命,左支右絀的窘態已經成為傳媒的娛樂節目。
以上幾點,不過是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政治風氣敗壞最明顯的幾點。特朗普弊政的後果還或會陸續浮現。
旅美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