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百麗獲提私有化,作價較停牌前溢價近兩成,並將於下周二復牌
即將於下月23日在港上市滿10周年的一代「鞋王」百麗國際(01880),遭遇金融巨鱷鯨吞。由高瓴資本集團(Hillhouse Capital Group)牽頭、鼎暉投資以及百麗執行董事于武和盛放參與組成的財團,宣布向百麗國際提出私有化建議,涉資約453.1億元,總估值為531億元。從現金規模來看,百麗已為港交所史上最大規模的私有化交易,超過此前萬達商業345億元的規模。百麗股份將於5月2日(下周二)起復牌,交易完成後會撤銷上市地位。
大公報記者 林靜文
近年電商做得風生水起,實體店則「哀鴻遍野」,百麗的鞋類業務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儘管採取一系列措施,惟效果並不顯著,自截至2014年2月底止財年第四季度以來,同店銷售已連跌13個季度。無奈之下,百麗唯有選擇私有化,啟動轉型。
每股註銷價6.3元
根據協議,每股註銷價格為6.3元,較停牌前的5.27元溢價19.54%,今次私有化計劃需要現金約453.1億元,財團將會出資約173.1億元,另加向美國銀行收購融資280億元。截至去年8月底,股東應佔每股資產淨值約3.1409元人民幣,收購價對資產淨值淨溢價約77.19%,收購市盈率為18.71倍。
交易完成後,高瓴資本和鼎暉投資將分別持有百麗56.81%和12.06%股權,餘下的31.13%股權將由於武及盛放在內的管理層持有。美銀美林將擔任該建議要約方的財務顧問,凱易律師事務所擔任美銀美林的法律顧問。此外,大部分管理層將會留任。
集團創辦人鄧耀和百麗首席執行官盛百椒同意接受要約。鄧氏家族目前持有集團20.76%股份,鄧耀說,目前是進行根本性改變的合適時機,新的安排能夠讓聯合要約方的優勢資源結合新一代管理層的幹勁,帶領集團持續健康發展。
擬轉型保競爭優勢
盛百椒直言,公司正處於形勢嚴峻、急需轉型的關口,只有將傳統的零售模式與數字經濟充分結合,再加上行之有效的新策略和執行能力,才能繼續保持長期競爭優勢。他補充指,聯合要約方着眼長期的投資,對於公司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做出長期而鄭重的承諾,並且擁有公司目前所需的數碼化方面的專長。
隨後,財團將向百麗投入財務和營運資源,合作探索和嘗試新零售模式,並在技術、物流及人才方面投放大量資源。財團認為,轉型過程不乏風險,若在公司獲私有化、且不受公開股票市場短期紛擾影響的情況下,能得以更有效地實施。
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表示,可以幫助百麗國際通過實施必要的變革,在網絡時代重獲生機。成立於2005年的高瓴資本目前資產管理規模超過250億美元,過去投資了騰訊、京東、美團、滴滴出行、去哪兒和摩拜單車等互聯網經濟時代的領頭羊企業。
鼎暉投資代表評論道,這次的私有化建議能使百麗集中資源來進行必要的轉型。鼎暉投資成立於2002年,截至去年底止,管理的資金規模達17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