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盧國忠表示,今次比賽由組裝零件資料搜集,到飛機的設計裝嵌,過程花了約一周時間\大公報記者唐曉明攝
「星之子」陳易希學弟又有創舉!陳的母校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一名剛考完中學文憑試的中六學生盧國忠近日以機手身份,在「全港校際『無人機』比賽2017」勇奪任務挑戰賽冠軍。盧五、六歲起已接觸遙控車,中一開始接觸無人機,中二已懂得製作航拍機,是次比賽前只用了一晚時間,便完成無人機的嵌製和改裝,他希望就讀和航天機械有關的課程,一展所長。\大公報記者 唐曉明
由教育局商校合作計劃協辦的「全港校際『無人機』比賽2017」近日舉行,分別應用航拍短片比賽和火星任務挑戰賽,前者以「航拍與不同應用」作題材,了解無人機於不同行業的出路,後者透過組裝無人機,完成比賽的指定任務。四十多間學校參賽,一番龍爭虎鬥後,任務挑戰賽冠軍由譚李麗芬紀念中學奪得。(詳見表)
上網自學 一晚裝嵌好
繼陳易希後,譚李麗芬紀念中學科學人才輩出,盧國忠更可謂無人機專家。他說,今次比賽由組裝零件資料搜集,到飛機的設計裝嵌,過程花了約一周,程式設計則上網自學,用一至兩小時便完成程式,「時間主要用於深入看清飛機需要什麼型號的摩打,多少容量的電池,及衡量整架飛機的所有參數,可否做到比賽需要的效果等,上網看清規格後,買齊有關零件,只花了一晚時間嵌製和改裝」。
談到比賽心得,盧國忠說,今次運載方式主要運用機上原有設備,只是加了一個「擋板」防止運載物掉落,令無人機飛得比較平穩,不易失控。除了要有解難技巧,有豐富的無人機經驗亦非常重要。盧自揭從小就接觸遙控機械,在五、六歲時已擁有首架專業遙控模型車,到中一開始接觸無人航拍機,中二時已懂得自行製作。作為應屆考生的他,表示一直對航天機械有興趣,中四已考慮報讀航空工程科目,未來希望就讀和航空機械有關的課程。
設計模擬拯救貨物方案
主辦機構國際專業無人機協會會長周力行表示,大部分學生雖然首次接觸無人機,但比賽設計難度不高,大多都能完成賽事,比賽水平亦較往年首屆有所提升。「比賽要求他們設計模擬一個拯救貨物的方案,不是單鬥快速,飛機既需擺放貨物,亦不影響飛行。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需不斷動腦筋學習。」
周表示,目前比賽對象主要是中學生,未來希望將比賽往下向小學推展,往上向大專推廣,甚至做公開組活動,不單競速,也會定下複雜任務,例如當中涉及程式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