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大選將於5月9日舉行,全民將會投票選出第19屆總統。韓國大選歷來競爭激烈,在當前韓國亂局中會更甚,不到最後時刻難分伯仲。此次大選,早在去年底,各政黨之間的博弈已見端倪,雖然當時朴槿惠只是被停止總統權力,大選日期並未決定提前。現在,離大選只剩下一個月,又適逢韓國政壇亂局,時間就更顯得緊迫。
執政的自由韓國黨處境艱難,黨內當初曾看中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希望他卸任後出馬競選接替朴槿惠,潘基文也曾一度有意,但最終考慮再三還是作罷。其後又曾寄希望於代總統黃教安出馬,但也沒被接受。現在,自由韓國黨推選慶尚南道知事洪準杓為總統候選人,不過因朴槿惠被彈劾,特別是被拘留,自由韓國黨已喪失民心,在大選中沒多少勝算機會。
現在如日中天的是在野的民主共和黨前黨首文在寅,他在最近4次黨內地區推舉總統候選人大會上,均獲得了代表的絕對支持,最終被推為該黨總統候選人。五年前韓國大選,文在寅作為民主統合黨總統候選人,曾與朴槿惠激烈競爭到最後一刻,僅以3%的票數落敗,雖敗猶榮。去年12月他宣布競選下屆總統後,在多次民調中均以30%以上的支持率領先,加之吸取了上次大選失敗的經驗,遂成為這次大選中總統寶座的有力競爭者。
文在寅現年64歲,出身貧窮,曾在軍隊服役,後成為律師,登上政壇後,與前總統盧武鉉關係密切,並結為莫逆之交。盧武鉉任總統期間,文在寅曾出任青瓦台秘書室長,輔佐其左右,是當年總統的得力助手。盧武鉉跳崖自盡後,他曾擔任葬禮籌備委員會委員長,之後又出任盧武鉉基金會理事長。
文在寅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問題持慎重的態度。他主張發展經濟,增加國民福利;對朝鮮主張接觸交流,柔和對待;對於部署「薩德」的爭議,他持反對立場,但隨着大選的臨近,他提出應交下屆總統處理,強調事關大局,需要再與美國協商,也要徵得中國和俄羅斯的同意。有人問他,是否同意朴槿惠部署「薩德」的決定,他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表示「心中已有既能保證安全,又能維護國家利益的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野的韓國之黨總統候選人安哲秀,目前民調中支持率排名第二位。他以創建知名殺毒軟體企業「安哲秀研究所」起家,影響在國民中逐步擴大,步入政壇後曾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與2012年大選,後退選。那次大選後,安哲秀創建韓國之黨,並自任黨首。最近以來,安哲秀的支持率飆升,緊隨文在寅之後。他多次批評韓國貧困分化嚴重,主張約束三星、現代等大財閥企業;認為部署「薩德」不僅是軍事、安全問題,而且影響國家經濟、外交和國民生活,不是政府能決定的,需要國會批准和全民投票。這些主張在年輕選民中頗有市場。
目前文在寅的支持率雖然領先,但不能排除其他各黨候選人拋棄本黨利益,結成「反文聯盟」,推出一位共同候選人與文在寅抗衡。如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形成文在寅和安哲秀的兩強爭奪局面。大選結果如何,拭目以待。 原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