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高標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陸劍寶

時間:2017-04-11 03:15:43來源:大公網

  繼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深港(落馬洲)河套協議簽署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規劃啟動,無疑是中央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再度送出的厚禮。故宮館有利增強香港的歷史文化底蘊,落馬洲河套開發有利拓展香港的創新及科技產業空間,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建設則有利全方位提升香港的綜合實力、國際知名度和世界影響力。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香港方面應如何對接這一國家戰略,分享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這於港人港地來說,都具有顯著性和切實性意義。

  打造立體式交通圈

  在陸路貫通方面,以環珠江口高速公路和大橋為核心圈。優化和完善深圳灣口岸、皇崗口岸和羅湖口岸的分流和接駁功能,豐富關口經濟業態。加快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與深圳的連接,香港方面要盡快落實「一地兩檢」。港珠澳大橋在落成之際要完善赤鱲角接駁線的貫通,規劃完善大嶼山的通關便利化、配套建築、配套後勤服務和大橋旅遊。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與深圳羅湖的交通連貫亦要提前啟動,以配合香港創新及科技園的發展。

  在航運協同方面,互補互動打造國際級航運集聚中心。除了要協調香港與廣州、深圳三大航運中心的競合關係外,在通航、遊艇自由行等領域探索更大範圍的開放,強化粵港澳大灣區的物流連接能力。繼續落實《珠江口區域VTS數據共用合作計劃》,推動珠江口水域船舶交通服務數據共享平台建設,加強珠江口各個通航港口之間船舶航行、進出港口動態及惡劣天氣警報等航運資訊共享。

  在航空合作方面,加強合作構建全球最大規模最高級別的航空樞紐中心。定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聯席會議,統籌灣區內機場空域規劃和管理。加強整體空域的使用效率和空中交通處理能力,提升華南地區航班運行效率。

  在金融合作方面,以廣東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的金融放開制度創新為契機,抓住適度放開主線,從資本專案可兌換、人民幣跨境業務、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三大環節入手,從政策突破、業態創新和風險防控三個方向形成制度創新着力點。在「深港通」的經驗基礎上,探索率先在香港與深圳前海之間試點推行「債券通」;在CEPA協議下,進一步降低粵港澳雙向金融機構准入條件;深化粵港澳三地跨境金融產品和服務合作,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鞏固香港的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發揮粵港澳金融互補優勢,實現香港離岸市場與珠三角產業金融發展支持的對接;以珠三角製造產業為服務對象,完善香港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創新和審慎改革香港的金融監管體制機制,加強粵港澳金融監管合作,構建適應金融開放創新的風險防範體系。

  抓住投資管理主線,從投資准入、商事登記、稅收和人才服務、投資引導四個環節入手,從對粵澳投資和對港投資兩個方向形成制度創新着力點。在CEPA協議和全國版「負面清單」的基礎上,研究聯合制定專門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版「負面清單」,進一步放開粵港澳三地投資商貿服務業和創新科技產業相互的准入限制。

  促貿易自由人才互動

  以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和深圳羅湖河北河套地區為深港創新科技投資貿易制度創新的聯合試驗區,形成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科技創新投資合作管理的經驗。抓住國際貿易流程再造主線,從口岸效率、通關便利、貿易轉型和輻射帶動四個環節入手,從進口和出口兩個方向形成制度創新着力點。粵港澳大灣區通關便利化方面需對標上海自貿試驗區,在通關效率上作進一步的提升。在貿易轉型上要不斷優化三地進出口商品結構,鼓勵培育更多貿易新業態。

  專業人才互動方面,與廣東自貿試驗區積極對接,爭取在廣東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投資或從業的香港地區專業服務業人才,繼續給予通關、居住、醫療、社保、家屬、小孩入學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盡早落實一批粵港合資的學校、醫院建設。香港應積極應對人口嚴重老齡化和高端人才儲備不足的現實,在可控制範圍內進一步合理增加「優才計劃」的人數。

  在專業認證方面,適度降低兩地醫師、律師、會計師和建築師的從業或投資准入限制。青年人才儲備方面,推進「粵港澳高校聯盟」建設,促進大學生文化交流、科技研究合作。通過「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安排香港地區大學生到廣東企業及機構實習,為香港青年提供不同類型的實習崗位。香港特區政府通過「青年發展基金」資助專案,為有志到前海、南沙和橫琴創業的青年提供資金支持,三大片區應配合做好保障工作。

  鼓勵廣州、深圳和珠海的大學生到香港開展交流或訪學,積極推進「青年同心圓計劃」等三地青年合作專案。中小學生培育方面,推進粵港澳三地姊妹學校的配對和交流合作。加快西九故宮館的建設進度,使之成為香港青少年學生了解和正確理解國家歷史文化的窗口。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經濟學博士後、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