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修補撕裂反對派豈無責任?/李幼岐

時間:2017-03-28 03:15:55來源:大公網

  圖:律政司昨日起訴九名參與「佔中」人士,反對派迅即示威抗議

  參與旺角暴亂的三名年輕人各判囚三年。兩名在立法會門外垃圾桶縱火的年輕人,一入獄兩年,一判入勞教中心。此五人,是否可形容為「前途盡毀」?從另一角度看,相比於拒捕及襲警的曾健超,一是這才使法治真正得到了彰顯,二是遵循「亂世用重典」的古訓,是符合歷史規律的行事方式。

  香港回歸二十年來,可以說一句:社會狀態愈來愈亂,尤其是最近幾年,到了發生暴亂的嚴重程度。這是香港和七百三十萬港人的悲哀,也是不能不盡快解決的大問題。現時很熱門的一個詞語或話題是「社會撕裂」,建制派與反對派堪稱是「壁壘分明」。人人皆見,在反對派的作祟之下,警民衝突多了,襲警事件多了,破壞治安多了,違法行為多了,衝擊政府機構多了,至於示威、抗議、遊行之類,更可形容為「無日無之」。結果就是折騰社會,給社會添麻煩,最終是損毀社會和諧,造成社會撕裂。現時大家都在熱議「社會撕裂」,引起社會撕裂的主要原因,就不可不加關注。

  反對派為反而反

  反對派製造亂局、撕裂社會,是有目的、有計劃、講策略、講手段的,所以也不能小看了一些反對派的首領、軍師,及鼓動者、指揮者。首先,反對派有「黑金」來源,包括境外勢力提供的資金,透過中間人身份的「金主」出面提供。這一點,在「佔中」期間已有所暴露,為市民所熟知。其次,反對派的軍師,包括政客、政棍、披着學者和大學教授外衣的人,以「民主、自由」的崇高詞語給年輕人「洗腦」,可憐那些衝在第一線的年輕人,成了違犯法紀的暴徒,還不知道自己上了當,以為自己真的是為追求「民主、自由」作出了犧牲。

  反對派製造亂局是有目的、有計劃和組織的,這一點在「佔中」時已有十足的例證。當時,在「佔中」地盤,常有一卡車、一卡車的物資送到,包括食品、日用品、搭帳篷材料以及可用作武器的木棍、竹枝等。就算是一場小規模的示威抗議,也有人準備好旗幟、標語、帽子、T恤、傘、樽裝水等。這方面,不但說明「有組織」,而且可以問一聲:準備這些物品,錢從何來?

  社會上早就有一種判斷,反對派製造亂局的目的,簡單說就是「反中亂港」四字。詳細些說就是:為「反中」而「亂港」,以「亂港」見「反中」。再深入一些看,反對派千方百計、無所不用其極,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反中」。反對派不敢也不可能直接「反中」,退而求其次,就採取以下兩招:一是「亂港」,二是落力攻擊中央信任的人。後者的實證非常明顯:五年來,反對派搏命攻擊行政長官梁振英,但在梁振英宣布不會參選爭取連任後,反對派的炮口立刻轉向林鄭月娥,並繼續炮製各式各樣的「亂港」行動。這種先梁振英後林鄭月娥的炮口指向,凸顯了反對派反對中央的不可明言的醜陋目的。反對派雖未明言,然市民火眼金睛,早就看穿看透。反對派玩這種低級的把戲,怎瞞得了廣大市民?

  議論或探討「社會撕裂」問題,勿忘非常重要的一點:誰是「罪魁禍首」?是誰引起或造成了「社會撕裂」?最簡單地說,誰是「撕裂者」?答案也可以很簡單:「撕裂者」就是反對派,反對派就是「社會撕裂」的始作俑者。現時社會上有一種似是而非、實質上是偷龍轉鳳的手法,就是將「社會撕裂」的責任歸咎於特區政府,而完全不提反對派要負上最大的、主要的,甚至是全部的責任。這種不正確的觀念,不知是一時糊塗,或者根本上是蓄意的、居心不良的說法。

  修補裂痕需社會動員

  當然,不管「社會撕裂」的根源如何,只要社會有撕裂,政府就有責任設法予以修補。所以,林鄭月娥在以七百七十七票的高票當選第五任行政長官當選人後,她立即表示,修補撕裂和解開鬱結是七月一日上任後的首要工作。由政府修補社會撕裂,這句話誰都可以說,但就是不適合出諸「撕裂者」之口。由「撕裂者」叫政府修補社會撕裂,開什麼玩笑?當務之急,可分三個方面作努力:一是政府放下身段主動接觸反對派各個不同派別;二是有不同意見人士,尤其是年輕人,不要再上反對派的當,訴求要理性表達,勿再參與「撕裂」行動;三是「撕裂者」更要知所檢點,不可再策劃、組織「撕裂」行動。

  未來,全社會要團結,和諧,共同努力,讓香港再創輝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