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央行:不斷豐富貨幣工具提效

時間:2017-03-21 03:16:37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中國央行昨日在工作論文中指出,中國貨幣政策要以控制通脹為主,兼顧轉型發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央行還應從貨幣價格調控和利率走廊操作要求上看,明確短端政策目標利率,同時不斷豐富貨幣政策工具,提高貨幣政策效果。

  央行主管的《金融研究》刊發這篇題為《中國穩健貨幣政策的實踐經驗與貨幣政策理論的國際前沿》中,對於央行不降準的行為,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表示,因為準備金調整可能形成資產負債表效應且信號意義較強,通過多種市場流動性調節工具可適度「精準滴灌」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支持。

  從短期看,徐忠建議,央行應不斷豐富貨幣政策工具,提高貨幣政策效果。而在不調整基準利率的情況下,提高央行的利率引導能力的方法,徐忠認為,應盡快明確新的短端貨幣政策利率和目標水平,在改進準備金付息方式和包括SLF(常備借貸便利)在內的再貸款安排的同時,確定適宜寬度的利率走廊區間,形成真正穩定預期的利率走廊操作框架。

  徐忠還提出,要進一步完善公開市場操作一級交易商制度,在一定標準下擴大公開市場操作和SLF交易對象範圍,完善操作流程,減少市場資金套利機會,降低市場結構因素導致的流動性衝擊放大效應,有效開展利率引導。在均衡水平政策利率基礎上,結合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等宏觀審慎政策,進行貸款便利操作,有效抑制金融機構道德風險。

  近期央行兩度全線上調貨幣市場利率後,市場注視中國貨幣政策的走向。徐忠坦言,中國的貨幣政策仍面臨很多挑戰。一方面,與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中央銀行的獨立性仍有待增強,另一方面中國宏觀調控的制度框架仍待健全。

  他認為:「貨幣政策有效實施需要其他政策配合,尤其需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基礎」。

  他並分析,過度刺激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不能解決深層次矛盾,且會使結構性矛盾的固化,並會帶來殭屍企業殭而不死、落後產能難以退出的後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