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鎊匯跌 港人炒英國樓料增

時間:2017-03-13 03:15:33來源:大公網

  圖:IP Global高級投資經理及英國投資策略主管Hamish Pound/大公報記者李潔儀攝

  【大公報訊】記者李潔儀報道:英國去年公投落實「脫歐」,英鎊跌穿十算水平,令投資物業成本下降。國際地產及投資公司環業投資(IP Global)高級投資經理及英國投資策略主管Hamish Pound指出,隨着英鎊下跌,加上當地房屋供應有限,吸引港人投資英國物業。

  Hamish Pound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英國目標在2020年前增加約100萬間房屋,以應付市場需求,惟市場預期房屋供應只能達到75萬間,在供求不平衡的大前提下,預期英國樓價仍有上升空間,樓價將首先由倫敦市中心圈開始上升,並陸續向外擴散至倫敦外圍及其他城市。

  鎊匯處於30年歷史低位

  根據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預期,未來五年倫敦樓價複合年增長約15%,英國整體樓價更有望升18%。此外,第一太平戴維斯估計,在2020年倫敦市中心物業價格複合年增長約21.5%,倫敦內圍物業格價升幅約有24%。

  另外,英國政府最快於本月底啟動脫歐程序,增添英鎊下調壓力。目前,英鎊處於30年來歷史低位,約為每1英鎊兌9.4港元,令物業投資成本大幅下降。

  Hamish Pound指出,由於倫敦物業價格較高,部分英國企業出現一種North-Shoring(北移)的現象,英國企業把重心轉移至英國其他地區,例如曼徹斯特(Manchester)及利物浦(Liverpool),減少企業的成本,以每位僱員為例,每年可節省3萬英鎊(約28萬港元)。

  Hamish Pound提到,目前在曼徹斯特市中心的樓價平均呎價約350英鎊(約3300港元),利物浦市中心平均呎價則約290英鎊(約2740港元)。

  資料顯示,曼徹斯特及利物浦均屬於英國的工業重鎮,曼徹斯特是繼倫敦以外另一個金融中心,利物浦則擁有大型出口港。Hamish Pound表示,兩個城市是英國政府重點發展和重建活化的地點,故投資價值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