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深圳控股董事局主席呂華透露,有意進軍香港房地產市場\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中資企業近年來一路高歌猛進,打入本港樓市,買樓搶地兩不誤,政府「加辣」後依然熱情不減。今年頭兩月,內地房企就勇奪3幅地皮,累計成交額逾350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中資中標價總和。深圳國資委旗下最大的房地產上市公司深圳控股(00604)亦有意來港投地,冀進軍住宅市場。董事局主席呂華相信,在剛性需求旺盛和人民幣貶值的環境下,香港樓市前景仍然可期。\大公報記者 吳涵宇
深圳控股昨日於港交所舉行上市二十周年儀式,會後呂華接受訪問時透露,公司正與路勁基建(01098)、中國平安(02318)等關聯企業及合作夥伴研究磋商,計劃由住宅起步,開拓香港房地產市場。
深圳控股此前在住宅、商業及產業地產方面均有發展,此番將選擇投資周期短且「相對安全」的住宅市場作為進軍香港的敲門磚。提及去年年底實施的15%印花稅辣招,呂華指「加辣」是為抑制炒賣,對本港首置居民影響不大,認為香港住宅市場的剛性需求旺盛,相信短期內不會回調。此外,人民幣貶值預期持續,香港市場對內地發展商及投資者仍極具吸引力。
笑言港宅地面積太小
上月底,深圳控股作為第二大股東參股的路勁基建,夥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不動產,斥資126.9億元競得港鐵(00066)黃竹坑站上蓋項目。問及會否繼續合作開發住宅地,呂華表示,路勁在港發展已久,更加熟悉香港市場規則,但如有適合的項目和機遇,亦不排除單獨發展。他還笑言,習慣了內地大型的地產開發模式,香港狹小的土地面積令其覺得「很不過癮」。
深圳控股的內地背景可謂不容小覷,其母公司深業集團由深圳市政府全資擁有、深圳國資委直管。據官方資料顯示,截至去年末,深業集團淨資產317億元人民幣,土地儲備逾1300萬平方米(約1.4億平方呎),除了房地產外,同時涉足基建、現代農業、高科技製造業及金融等領域,實力雄厚。
不過呂華坦言,由於國有企業的監管嚴格,公司對於海外投資一直持審慎態度,此前以深圳當地的地產投資為主。深控早前主要從事科技產業園區和住宅開發,近兩年打入商業地產板塊,首次將文華東方酒店、MUJI三位一體旗艦店等全新品牌概念引入深圳,旗下的深業商城已經基本建成,將於今年9月至10月開業。
中資投地出價進取
相較於愈發保守的港商,中資地產企業表現得相當進取。2016年至今,內房累計投得9幅香港地皮,金額逾578億元,其中今年前兩個月的成交額就已達350億元。龍光地產(03380)與合景泰富(01813)上個月聯手拿下鴨脷洲利南道地皮,更以168.55億元天價,刷新了本港賣地史的最貴紀錄。與內地相比,香港樓市更加成熟,借貸息率低,利潤空間亦更大,已經成為內地地產商拓展市場、邁向海外的首選。隨着人民幣繼續走弱,相信中資來港投地的趨勢只會愈演愈烈,今年的表現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