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鐵將管治文化帶入內地,不斷改善營運服務
港鐵目前在內地有多個項目,而落手落腳做營運的,亦以本地員工為主,金澤培強調,內地每個項目,都只有「幾個香港人」,其他則主要靠當地同事以使營運更「貼地」。因此,港鐵雖然會將一些員工帶來香港,了解香港運作模式及港鐵文化,但文化差異仍然不可避免。
「任何地方都有文化差異」,金澤培稱無論工作方式、乘客表現、法規政策等,香港與其他地方都有很多不同,所以這種文化差異除內地外,澳洲、英國等外國城市都有出現。
金澤培舉例,港鐵營運理念是「不斷改善」,「無論今日做得幾好,聽日可以做得仲好,未來要搵方法做得更好」,這種要求港人容易接受,但在其他地方卻難以令人明白,如有內地同事不明白,為何運作暢順下「仲要搞?」而澳洲同事亦不明白,「已經好過以前好多,仲做?」
最大例子是去年杭州舉行G20峰會,金澤培稱其實杭州地鐵的各種標示、英文廣播都已經做得不錯,但港鐵「希望做得更好」,堅持在「無遊客投訴,無人蕩失路」下,全盤再審查一次所有英文標示、廣播,果然在翻譯的一致性、準確性中,找到不少錯誤需要更正。
最深刻例子莫過於內地男廁最愛的名句:「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金澤培大笑說最初當地完全採取直譯法,如果不懂中文,將完全不明所以,因此港鐵統一將之改為「We aim to please, You aim, please」,以更貼近英文用法。
文化雖有差異,但金澤培亦強調,港鐵當地合作夥伴目標一致,都是希望做好鐵路服務,最大分歧只是「程度的分別」,所以雖然港鐵一般都是持小股權,但合作夥伴包括當地政府,一般都會支持港鐵的建議,亦不會插手港鐵營運。他又指,除港鐵經驗帶到內地外,很多內地經驗也可以帶來香港,學習可以是雙向。